[發明專利]一種不透水砌塊路面透水改造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5318.8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08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侯磊;郭春輝;鄧徐;王宗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水務環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1/22 | 分類號: | E01C11/22;E03F5/04;E03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透水 砌塊 路面 透水 改造 技術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不透水砌塊路面透水改造技術,包括以下步驟:S1:測量定位;S2:在既有找平層上鉆孔;S3:向孔中插入管道;S4:安裝透水模塊,在S1中,選定透水模塊需更換的原有路面磚,標記位置,在S2中,拆除選定的路面磚然后進行鉆孔,孔徑與植入PVC管的外徑一致,鉆孔完成后用真空泵吸出孔內浮渣及灰塵,在S3中,插管前需先向孔中灑水濕潤,同時管壁鉆孔并包覆土工織物的一端朝下,管道安裝后破除原有粘結找平層,該不透水砌塊路面透水改造技術利用分布式透水砌塊和雨水滯留、下滲管道,將地表徑流匯集后,通過管道導流至夯實土基,最后滲入地下,具有施工方便、拆除工程量小、節約原材料、運行維護簡便、經濟性高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透水路面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不透水砌塊路面透水改造技術。
背景技術
雨水下滲是自然水循環的重要過程,城市硬化路面等設施切斷了地表水的下滲,因而導致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排水壓力增大,易導致城市內澇,近年來已成為城市建設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透水砌塊鋪裝結構,如沙基透水磚(巖)、水泥透水磚、陶瓷透水磚等,近年來在我國海綿城市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類產品表面平整,顏色、外形多樣,抗壓強度優于透水混凝土,可達到40MPa以上,通過不同顏色、規格的組合,可實現各式各樣的鋪裝效果,廣泛應用于道路、公園、停車場、廣場、商業街等場所,一般典型的透水砌塊鋪裝結構包括,透水砌塊面層(50-100mm)、透水粘結找平層(30-50mm)、透水混凝土基層(200-300mm不等)、碎石基層(200-300mm不等)、夯實土基等,部分透水結構因區域巖土滲透系數較低,不具備雨水下滲能力,或因地區水資源較為貧瘠,常在透水結構層下部鋪設防水土工織物,進行雨水收集回用;
基于上述特點,由于既有的非透水結構各層鋪裝材料并不透水,須進行全面挖除,在新建透水結構時,往往面臨大拆、大建的工程需要,地面開挖深度可達300-500mm,拆除后產生大量低品質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轉運、存放及消納過程消耗大量能源和土地資源,在結構新建時,需要重新投入大量的沙石、混凝土、透水砌塊等天然資源或建筑材料,此外,由于工程開挖與新建規模大、周期長,對周邊居民及環境也會造成一定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透水砌塊路面透水改造技術,該不透水砌塊路面透水改造技術利用分布式透水砌塊和雨水滯留、下滲管道,將地表徑流匯集后,通過管道導流至夯實土基,最后滲入地下,具有施工方便、拆除工程量小、節約原材料、運行維護簡便、經濟性高等優點。
本發明提供一種不透水砌塊路面透水改造技術,包括以下步驟:
S1:測量定位;
S2:在既有找平層上鉆孔;
S3:向孔中插入管道;
S4:安裝透水模塊。
優選的,在S1中,選定透水模塊需更換的原有路面磚,標記位置。
優選的,在S2中,拆除選定的路面磚然后進行鉆孔,孔徑與植入PVC管的外徑一致。
優選的,在S2中,鉆孔完成后用真空泵吸出孔內浮渣及灰塵。
優選的,在S3中,插管前需先向孔中灑水濕潤,同時管壁鉆孔并包覆土工織物的一端朝下。
優選的,在S3中,管道安裝后破除原有粘結找平層,清理四周砌塊側壁浮渣,填筑快硬性水泥砂漿,砂漿底面高度與排水管道頂部平齊,側面涂抹量根據透水模塊與空缺間隙確定。
優選的,在S4中,透水模塊安裝后用橡皮錘敲擊,使透水模塊與地表平齊,并用塑料膜覆蓋養護7天后開放交通。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水務環保有限公司,未經中建水務環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531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