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中可調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5240.X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60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龔宏偉;劉增瑞;陳小榮;徐杰;胡晨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第一機床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10 | 分類號: | B23P19/10;B25B11/02;G21C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勝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20130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調 裝置 | ||
1.一種對中可調裝置,適用于核電上部堆內構件、下部堆內構件的對中位置的調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種對中可調裝置包括依次軸向連接的一墊高座、一中間座、一擋圈、一調節機構,以及一徑向設置的調節件,其中,
所述擋圈包括軸向設置的一第一腔體、垂直貫穿所述擋圈側壁的至少一側孔,所述調節機構收容于所述第一腔體內;
所述調節機構包括依次軸向設置的一第一環、一調節座,及一第二環,所述調節座包括多個周向設置的通孔以及設置于所述通孔內的轉動件;
所述調節件穿過所述側孔并用于調節所述調節座和所述第二環;
所述墊高座、所述中間座、所述第一環、所述調節座及所述第二環依次配合,并用于支承所述上部堆內構件及所述下部堆內構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對中可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墊高座、所述中間座、所述擋圈、所述第一環、所述調節座及所述第二環沿軸向方向分別具有至少一對等高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對中可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座包括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與所述墊高座軸向連接,連接方式為可拆卸連接;所述擋圈包括一連接端和一游離端,所述連接端與所述中間座的所述第二端軸向卡合并連接,連接方式為可拆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對中可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墊高座與所述中間座的所述第一端進行螺紋配合連接,其中,所述墊高座軸向均勻設置有多個第一螺紋通孔和多個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與所述第一螺紋通孔共軸且連通,并且,所述第一沉孔設置于所述墊高座背離所述中間座一端,所述第一沉孔的內徑大于所述第一螺紋通孔的內徑,以及,所述中間座的所述第一端在配合處設置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第一螺紋孔與所述第一螺紋通孔通過螺釘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對中可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座的所述第二端包括一連接面、一承載面,及設置于所述承載面與所述連接面之間的一臺階,其中,所述擋圈的所述連接端與所述中間座的所述連接面及所述臺階相抵接,所述擋圈的內壁與所述第二端的所述承載面圍設成所述第一腔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對中可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圈上軸向均勻設置多個第二螺紋通孔和多個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與所述第二螺紋通孔共軸且連通,所述第二沉孔設置于所述擋圈的所述游離端,所述第二沉孔的內徑大于所述第二螺紋通孔的內徑,以及,所述中間座的所述連接面在配合處設置有第二螺紋孔,所述第二螺紋孔與所述第二螺紋通孔通過螺釘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對中可調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擋圈的側壁上設置有槽,所述槽從所述擋圈的游離端朝向所述擋圈的連接端延伸,以暴露所述第二沉孔及所述第二螺紋孔,所述槽與所述第一腔體相貫通。
8.根據權利要求1或4或7所述的一種對中可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孔的個數為三個,所述第一螺紋通孔、所述第一沉孔及所述第一螺紋孔的個數均為四個,所述第二螺紋通孔、所述第二沉孔、所述槽及所述第二螺紋孔的個數均為三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對中可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座的所述通孔包括相連通的一球形孔和一圓柱形孔,所述轉動件收容于所述球形孔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對中可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均勻周設為n(n為正整數)個組,每組所述通孔圍繞同一圓周呈輻射狀均勻排布,并且,每組所述通孔均勻設置為m個,同一組中兩個相鄰所述通孔的圓心角夾角為17.5°,以及,同一組的所述通孔呈圓弧狀均勻排列,每組所述通孔的輻射半徑范圍為44.3mm~44.7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第一機床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第一機床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524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