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蘇氨酸發酵尾氣環保治理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4610.8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96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欽波;邊建軍;魏冉冉;尤學波;張傳松;楊鑫哲;特日格勒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蘭坤 |
| 主分類號: | B01D53/84 | 分類號: | B01D53/84;B01D50/00;C12N11/14;C12R1/05;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21000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嶺東工業***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蘇氨酸 發酵 尾氣 環保 治理 工藝 | ||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公開了蘇氨酸發酵尾氣環保治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制備吸附載體,步驟2)制備復合菌液,步驟3)制備生化吸附劑,步驟4)尾氣處理。本發明工藝能夠快速便捷地吸附治理蘇氨酸發酵尾氣。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蘇氨酸發酵尾氣環保治理工藝。
背景技術
發酵制備氨基酸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尾氣,其主要是鍋爐尾氣。鍋爐尾氣主要是氣體和煙塵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區大氣的主要原因。煙氣的成分很復雜,氣體中包括水蒸汽、二氧化硫、碳氫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煙塵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溫裂解產物等。因此煙氣對環境的污染是多種毒物的復合污染。煙塵對人體的危害性與顆粒的大小有關,對人體產生危害的多是直徑小于10 微米的飄塵,尤其以 1-2.5 微米的飄塵危害性最大。
CN104722165A公開了一種凈化氨基酸生產尾氣的環保工藝,包括除塵和除霧,脫硫脫銷,以及制備肥料,該專利將化學制劑和微生物技術相結合,有效地凈化了氨基酸生產尾氣,并且實現了廢物再利用,節能環保。
CN 105999951A公開了一種噴漿造粒尾氣降溫除味脫硫脫硝的處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噴漿造粒尾氣首先經文丘里噴淋塔和靜電除塵器降溫除塵,然后通過等離子反應器除味,再通過臭氧發生器,最后進入裝有吸附劑的反應器中進行脫硫脫硝處理,處理完畢后,排出。
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申請人繼續對處理工藝進行優化,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蘇氨酸發酵尾氣環保治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制備吸附載體,步驟2)制備復合菌液,步驟3)制備生化吸附劑,步驟4)尾氣處理。
進一步地,所述治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制備吸附載體:取1000mL水緩慢溶解500g的葡萄糖,當葡萄糖充分溶解后再加入500g凹凸棒土,在50℃的水浴鍋中充分浸潤10h后,將糊狀物流延于平板上,烘箱中100℃烘干20h,研磨并過200目篩,得到凹凸棒土負載葡萄糖;
步驟2)制備復合菌液:將亞硝化菌液、脫氮副球菌液以及糞產堿桿菌液按照2:1:1的體積比混合均勻得到復合菌液;
步驟3)制備生化吸附劑:將復合菌液和凹凸棒土負載葡萄糖混勻,30℃干燥至水分含量10-20%,得到生化吸附劑;
步驟4)尾氣處理:蘇氨酸發酵過程中產生的鍋爐尾氣首先經過噴淋降溫除塵,使尾氣溫度降低至35℃以下,然后通過電除霧器進行除霧;將生化吸附劑鋪設在管道內壁下部,將除霧后的尾氣與生化吸附劑接觸,反應完全后,最后排出尾氣。
進一步地,所述凹凸棒土的粒徑為0.01-0.05mm。
進一步地,所述亞硝化菌液、脫氮副球菌液以及糞產堿桿菌液的濃度均控制在為1×1088-9cfu/ml。
進一步地,所述復合菌液和凹凸棒土負載葡萄糖按照1L:1-2kg的比例混勻。
具體地,所述亞硝化菌為CCTCC No:M 2010002,所述脫氮副球菌為ATCC 13543,所述糞產堿桿菌為ATCC 31555。
上述步驟中菌種的培養方式不是本發明的創新點,此處不詳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文獻記載或本領域的常識選擇常規的培養基及擴大培養方法,使活菌數達到108-9cfu/ml數量級;上述菌株可從CCTCC以及ATCC等商業途徑購買獲得。
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蘭坤,未經趙蘭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46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