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碳納米纖維、擴散層、膜電極、燃料電池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4036.6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848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1 |
| 發明(設計)人: | 朱星燁;楊敏;李曉琳;汪聰敏;季文姣;黃騰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88 | 分類號: | H01M4/88;H01M4/92;H01M8/1004;D01F9/21;D01F9/22;D01F9/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劉奉麗 |
| 地址: | 20033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纖維 擴散 電極 燃料電池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將碳納米纖維制成碳納米纖維粉體;
S2’、將所述碳納米纖維粉體分散至分散劑中,得到噴涂漿液;所述分散劑為醇或醇水溶液;
S3’、將所述噴涂漿液噴涂至支撐層上,烘干,即得擴散層;
其中,所述碳納米纖維的含氮量為3wt%~15wt%;所述碳納米纖維由如下制備方法制得,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將紡絲溶液進行靜電紡絲后干燥;其中,
所述紡絲溶液包括聚合物和溶劑,所述聚合物在所述紡絲溶液中的質量分數為6~10%,
所述聚合物包括含氮聚合物,所述含氮聚合物為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酰亞胺和聚苯胺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聚合物還包括含氟聚合物,所述含氟聚合物為聚偏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
所述干燥的溫度為60~80℃;
S2、高溫碳化,所述碳化的溫度為750~95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含氮聚合物為聚丙烯腈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共混物,或聚丙烯腈和聚乙酰亞胺共混物,或聚丙烯腈和聚苯胺共混物,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酰亞胺共混物,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苯胺共混物,或聚乙酰亞胺和聚苯胺共混物;
或者,步驟S1中,所述含氮聚合物為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酰亞胺共混物,或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苯胺共混物,或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酰亞胺和聚苯胺共混物,或聚丙烯腈、聚乙酰亞胺和聚苯胺共混物;
或者,步驟S1中,所述含氮聚合物為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酰亞胺和聚苯胺共混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含氮聚合物的分子量為10萬~50萬。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含氮聚合物的含氮量為10wt%~25wt%。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的分子量為18萬~53萬。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的含氟量為50wt%~70wt%。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的含氟量為60wt%。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與所述含氮聚合物的質量比為(1~5):1。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與所述含氮聚合物的質量比為3: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聚合物還包括非含氮聚合物,所述非含氮聚合物為聚環氧乙烷、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中的一種或多種。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含氮聚合物的分子量為5萬~25萬。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聚合物與非含氮聚合物的質量比為1:(1~6)。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聚合物與非含氮聚合物的質量比為1:2,或1:3,或1:4,或1:5。
14.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擴散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聚合物包括聚丙烯腈、聚環氧乙烷和聚四氟乙烯共混物,聚丙烯腈、聚乙烯醇和聚四氟乙烯共混物,或聚丙烯腈、聚丙烯酸和聚四氟乙烯共混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403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