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水水質檢測裝置自清潔檢測探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4022.4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16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藝飛;劉藝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博取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18 | 分類號: | G01N33/18;B08B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王風平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 水質 檢測 裝置 清潔 探針 | ||
本發明涉及污水水質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污水水質檢測裝置自清潔檢測探針,包括探針頭和導線,探針頭一端連接有導線,探針頭一側設置有控制座,探針頭一端延伸到控制座中,控制座外部固定套有外罩,外罩的內腔中活動套接有內筒,內筒中部套有定位筒,定位筒固定套在控制座上,且內筒活動套在控制座上,內筒的內壁上開設有環形槽,本發明構造設計實現了探針頭的高效自清潔功能,探針頭放入污水中完成檢測工作后取出來,對集散腔進行注水工作,水流通過導向管噴出來,若干股水流移動沖擊探針頭的外壁,實現探針頭高效的自清潔目的,功能穩定強大,短時間完成探針頭的清潔工作,方便工作人員再次使用探針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水質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污水水質檢測裝置自清潔檢測探針。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污水水質檢測工作中,將檢測儀器上的外接探針放置在污水中,實現檢測工作,而檢測工作后需要對探針進行清洗,再將探針收回來或是繼續進行其它污水檢測工作。
如果能夠發明一種自清潔檢測探針,在探針完成檢測工作后,快速完成對探針的高效清洗工作,就能解決問題,為此我們提供了一種污水水質檢測裝置自清潔檢測探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水質檢測裝置自清潔檢測探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水水質檢測裝置自清潔檢測探針,包括探針頭和導線,探針頭一端連接有導線,所述探針頭一側設置有控制座,探針頭一端延伸到控制座中,控制座外部固定套有外罩,外罩的內腔中活動套接有內筒,內筒中部套有定位筒,定位筒固定套在控制座上,且內筒活動套在控制座上,所述內筒的內壁上開設有環形槽,內筒中嵌入有控制管,控制管一端和環形槽連通,控制管另一端延伸到內筒外部,且控制管端部固定連接有導向管,所述控制座上開設有集散腔和直管腔,集散腔的周圍環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直管腔,直管腔一端和集散腔連通,直管腔的另一端和環形槽連通,所述控制管中設置有壓力裝置,所述壓力裝置包括控制板、支撐柱、密封座、彈簧、攔截筒和密封環,所述控制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支撐柱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密封座,支撐柱外部套有彈簧和攔截筒,所述密封座的下端設置有密封環。
優選的,所述控制座為圓柱狀,探針頭一端固定嵌入到控制座中,集散腔環設在探針頭周圍,控制座一側固定連接有軟管,軟管一端延伸到集散腔的內腔中。
優選的,所述外罩為一端開口的圓柱殼體狀,控制座貫穿外罩的底板中部位置,所述內筒形狀為圓筒且筒體內壁上環設有卡槽,內筒的卡槽中契合設置有定位筒。
優選的,所述控制板形狀為圓板且控制板活動套接在控制管的內腔中,控制板的側壁上固定環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凸出滑塊,凸出滑塊部分延伸到控制管內壁上開設的滑槽中,控制板上環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斜孔。
優選的,所述支撐柱和密封環固定在控制管的內壁上,密封環形狀為圓筒且筒體頂部中心位置開設有弧面槽,所述密封座為半球體狀,且密封座和密封環相契合。
優選的,所述彈簧的上端和控制板接觸,彈簧下端和攔截筒接觸,所述集散腔為筒狀腔,集散腔的一端和軟管連接,集散腔的另一端和直管腔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構造設計實現了探針頭的高效自清潔功能,探針頭放入污水中完成檢測工作后取出來,對集散腔進行注水工作,水流通過導向管噴出來,若干股水流移動沖擊探針頭的外壁,實現探針頭高效的自清潔目的,功能穩定強大,短時間完成探針頭的清潔工作,方便工作人員再次使用探針頭;
2.該裝置通過集散腔、直管腔、環形槽和控制管,實現對水流的有效引導控制,進而實現若干股水流穩定高效的沖擊到探針頭上,同時帶動內筒旋轉,使水流移動沖擊探針頭的外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博取儀器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博取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402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