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功能氣相色譜儀樣品前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4016.9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025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何啟發;何洪志;馬兆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科林分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6 | 分類號: | G01N30/06;G01N30/08;G01N30/12;G01N30/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馮忠亮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色譜儀 樣品 處理 系統 | ||
本發明為多功能氣相色譜儀樣品前處理系統,解決環境氣的提取功能單一、靈敏度較低的問題,第1載氣的一路經第1壓力調節閥、串聯的第1、2開關閥與樣品管連接,樣品管的出口端與第1切換閥連接,第1切換閥的第2端口與三通閥連接,三通閥經第2壓力調節閥與第1載氣的另一路連接,第1切換閥的第3端通過第2傳輸線與氣相色譜儀連接,第1切換閥的第4端與冷阱連接,第1、2開關閥經第3開關閥與冷阱連接,冷阱經第1連接器、第4開關閥、第3流量調節閥與第1排出口連接,樣品管的進口端經第3連接器、第5流量調節閥與第3排出口連接,第1切換閥12經第2傳輸線與第2切換閥連接,第2切換閥與多通道頂空提取針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分析環境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物的裝置有關,尤其與氣相色譜儀樣品前處理系統有關。
背景技術
樣品的靜態頂空技提取和吹掃捕集是氣相色譜儀分析水和土壤中揮發性有機物重要的前處理技術,但是吹掃捕集易受復雜基體的影響,且大多數吹掃捕集使用常溫捕集,低沸點組分易穿透捕集管;熱脫附技術是將樣品的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物用冷阱富集,再加熱解吸的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取樣功能多,取樣方式多樣,大大降低待測組份檢出限,取樣靈敏度高的多功能氣相色譜儀樣品前處理系統。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多功能氣相色譜儀樣品前處理系統,第1載氣1的一路經第1壓力調節閥3、串聯的第1、2開關閥6、7與樣品管9的進口端連接,樣品管9的出口端與第1切換閥12的第1端口15連接,第1切換閥12的第2端口14與三通閥59的第1端連接,三通閥59的第2端經第2壓力調節閥2與第1載氣1的另一路連接,第1切換閥12的第3端13通過第1傳輸線36與氣相色譜儀37連接,第1切換閥12的第4端18與冷阱21的第1端連接,第1、2開關閥6、7經第3開關閥8、氣體加熱器58與冷阱21的第2端連接,冷阱21的第3端經第1連接器28、第4開關閥25、第1流量調節閥31與第1排出口34連接,第1切換閥12的第5端17經第2連接器27、第5開關閥24、第2流量調節閥30與第2排出口33連接,樣品管9的連接口11經第3連接器29、第6開關閥26、第3流量調節閥32與第3排出口35連接,第1切換閥12的第6端16與第2傳輸線45的一端連接,第2傳輸線45 的另一端與第2切換閥56的第1端46連接,第2切換閥56的第2端51與多通道頂空提取針55的一通道連接,多通道頂空提取針的另一通道40經第7開關閥41、第4連接器43與第2切換閥56的第3端47連接,第4連接器43與第2載氣44連接,第2切換閥56的第4端50分別與第8開關閥52、第7開關閥41連接,第4-6開關閥為三通閥,其它開關閥為二通閥,第1-3連接器為二通,第4連接器為三通。
對樣品的直接頂空提取時,第1切換閥12的第6、5、4、3端口16、17、18、13相連接,第2、1端口14、15相連接,第2切換閥56的第2、1端口51、46相連接,第3、5端口47、48相連接,第6、4端口49、50相連接,對樣品的直接頂空提取時將封好的頂空樣品瓶39恒溫后插入多通道頂空提取針55,第2載氣44經第7開關閥41對頂空樣品瓶39加壓,加壓完成后樣品氣經過多通道提取針55的內針和第2切換閥56連通的第2、1端口51、46,通過第2傳輸線45從第1切換閥12的第6端口16進入、經過第3端口13,通過第1傳輸線36進入氣相色譜儀37分析,這期間第1切換閥12保持第2、1端口14、15連接狀態,三通閥59與第1切換閥12的第2端口14斷開,第2、3、4、6開關閥7、8、25、26也一直處于關閉狀態,通過第5開關閥24實現頂空分流進樣,當進樣完成后第2切換閥56回到第4、2端口50、51連接,第1、3端口46、47連接,第5、6端口48、49連接狀態、第7開關閥41關閉、多通道頂空提取針55抽出頂空瓶39,完成對頂空樣品的直接提取進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科林分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科林分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401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