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諧波減速器專用交叉滾子軸承的動態扭矩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3196.9 | 申請日: | 2020-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955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孫森;陳雄風;張杰;楊燃;張瀚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來福諧波傳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4 | 分類號: | G01M1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4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諧波 減速器 專用 交叉 滾子 軸承 動態 扭矩 測試 方法 | ||
1.一種諧波減速器專用交叉滾子軸承的動態扭矩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交叉滾子軸承是在扭矩測試機上進行動態扭矩測試的,所述扭矩測試機包括工作臺、安裝在工作臺上的機身、升降減速電機、減速傳動機構、升降機構、導向機構、扭矩傳感器、夾持機構、夾持引導機構和正反轉加載機構,
升降減速電機豎立安裝在機身的后機身內,且其輸出軸伸出機身上方,
升降機構設置在機身的前機身內,其包括豎立布置的絲桿、供絲桿傳動螺紋連接的螺套,螺套由裝在機身頂部的軸承固定,絲桿上端伸出機身上方,
減速傳動機構設置在升降減速電機的輸出軸與螺套之間,其包括固定在所述輸出軸的主動帶輪、固定在螺套其本體部的從動帶輪,從動帶輪套裝在螺套的縮頸部上,且從動帶輪與該縮頸部平鍵聯接,從動帶輪與主動帶輪傳動連接同步齒形帶,
導向機構包括分別固定在機身其前機身二側的豎直導軌、與所述豎直導軌滑動配合的動橫梁滑塊部件,
扭矩傳感器其上端固定在動橫梁滑塊部件的底面上,
夾持機構布置在動橫梁滑塊部件與工作臺之間,夾持機構包括懸掛連接在扭矩傳感器其下端的平衡橫梁、固定在平衡橫梁其底面的臥式氣缸、布置在臥式氣缸二側的拖板和夾爪,臥式氣缸配置有互為反向同步運動的二條活塞桿,二活塞桿的連接端分別連接在各自的拖板上,二活塞桿的自由端分別與各自拖板相面對的拖板所開設導孔的位置相對應,
夾持引導機構包括位于二拖板外側的二塊夾爪轉接板、布置在臥式氣缸下方且位于二拖板內側的二塊滑條、前后相互平行且等高布置在臥式氣缸下方的前后導柱、供前后導柱的端部分別固定連接的二塊前端角板和二塊后端角板,二塊前端角板的頂部、二塊后端角板的頂部分別對稱固定在平衡橫梁的前端面、后端面,前后導柱的二端分別固定在二塊前端角板的底部、二塊后端角板的底部,二夾爪轉接板分別固定在對應拖板的下部外壁上,二夾爪分別直接固定在對應夾爪轉接板的底部內壁上,二塊滑條分別固定在對應拖板的下部內壁上,且二塊滑條一起滑動套置在前后導柱上,以用于平穩引導二夾爪反向移動,
正反轉加載機構,包括扭矩加載盤以及集成有加載電機、角度編碼器、減速器的三合一加載總成,扭矩加載盤固定在減速器其伸出工作臺頂面的輸出軸上,所述扭矩加載盤在其頂面所在的圓上均勻地開設有等孔徑的四個定位孔以及分裝在所述定位孔中的圓柱銷,其中,所述圓柱銷一方面與定位孔分別緊配,另一方面與待測交叉滾子軸承的裝配孔分別具有游隙;二夾爪的內壁分別具有呈凹曲面形的且結構對稱的抱合面,二夾爪的抱合面為同一個圓上的圓弧面,且二夾爪形成的圓與扭矩加載盤共圓心,包括如下步驟:
(1)待測試交叉滾子軸承上機安裝
首先在扭矩加載盤的四個定位孔中逐一緊配安裝圓柱銷,接著交叉滾子軸承通過勻布于其內圈處的四個裝配孔空套到圓柱銷上,并且交叉滾子軸承的內圈水平地支承在扭力加載盤的頂面,而其外圈懸空,其中,
交叉滾子軸承的外徑、內徑分別為90mm、55mm;
(2)啟動升降電機正轉以帶動夾持機構、夾持引導機構豎直下移并伸出前機身,使下降就位后的二只夾爪位于被測交叉滾子軸承的外圍;
(3)夾裝固定交叉滾子軸承的外圈
控制臥式氣缸驅動二只夾爪同步抱合交叉滾子軸承的外圈,以促使被抱緊夾持固定后的交叉滾子軸承與扭矩加載盤共圓心,其中,抱合方式為擠包式;
(4)測試
啟動加載電機帶動扭矩加載盤轉動,驅動力矩傳遞至交叉滾子軸承的內圈,先順時針轉動720°再逆時針轉動720°后,內圈停止轉動,
內圈轉速控制在2rpm,當扭矩的極差值、平均值分別小于0.2N.m、1.2N.m時,分別表明該測試的交叉滾子軸承轉動順暢、轉動松緊度合適;
(5)扭矩測試機復位
先控制臥式氣缸撤除氣壓使夾爪復位以解除對測試完畢交叉滾子軸承的夾持,接著將交叉滾子軸承從扭矩測試機上取離,最后啟動升降減速電機反轉以帶動夾持機構和夾持引導機構上升并返回到前機身內,留出后續待測試交叉滾子軸承夾裝所需的安裝操作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來福諧波傳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來福諧波傳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319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