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輛調平支腿裝配機械手及其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2628.4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962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30 |
| 發明(設計)人: | 耿銘;李也然;李大偉;吳世蔚;蔣大偉;申研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機械設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5J15/08 | 分類號: | B25J15/08;B25J19/00;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楊光 |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淀區永***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調平支腿 裝配 機械手 及其 方法 | ||
1.一種車輛調平支腿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車輛調平支腿裝配機械手進行裝配,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通過夾爪(8)夾緊調平支腿(9);
步驟S2:升降裝置(3)將調平支腿(9)抬起;折疊懸臂將調平支腿(9)置于固定架(7)上;懸臂處于折疊狀態時,使調平支腿(9)位于固定架(7)的上方,升降裝置(3)帶動懸臂下移將調平支腿(9)置于固定架(7),并通過固定架(7)支撐調平支腿(9);
步驟S3:啟動移動車(2)將調平支腿(9)運輸到裝配位置;
步驟S4:控制升降裝置(3)和懸臂對調平支腿(9)進行精確的位置調整,調整完成后將調平支腿(9)與車體固定,完成調平支腿(9)的裝配;
所述車輛調平支腿裝配機械手包括:升降裝置(3)、懸臂、移動車(2)和固定架(7);所述升降裝置(3)能夠實現懸臂的升降動作;所述懸臂包括:第一懸臂(5)、第二懸臂(6)和夾爪(8);所述第一懸臂(5)的兩端分別與升降裝置(3)和第二懸臂(6)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懸臂(6)的另一端與所述夾爪(8)轉動連接,所述夾爪(8)用于夾持調平支腿(9);
所述升降裝置(3)和固定架(7)均固定安裝在移動車(2)上;所述固定架(7)用于放置所述調平支腿(9);
固定架(7)包括固定盤(7-1)和卡托(7-2),卡托(7-2)設置在固定盤(7-1)的邊緣且凸出于固定盤(7-1),卡托(7-2)有多個且沿固定盤(7-1)的周向設置;調平支腿(9)放置于固定架(7)上時,調平支腿(9)的側面與卡托(7-2)的側面貼合;
步驟S2中,懸臂折疊狀態時,第一懸臂(5)位于第一位置,第一懸臂(5)與升降裝置(3)之間的夾角為第一夾角α1;第二懸臂(6)位于第二位置,第一懸臂與第二懸臂支架的夾角為第二夾角α2;夾爪(8)位于第三位置,夾爪(8)與第二懸臂(6)之間的夾角為第三夾角α3;其中,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為相對位置,且第一夾角α1、第二夾角α2、第三夾角α3均為固定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調平支腿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裝置(3)包括:電機、絲杠(3-1)和升降臺(3-2);所述絲杠(3-1)和升降臺(3-2)構成滾珠絲杠副;所述絲杠(3-1)通過所述電機帶動旋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調平支腿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裝置(3)和所述第一懸臂(5)的一端通過第一轉軸(10)連接;所述第一懸臂(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懸臂(6)的一端通過第二轉軸(11)連接;所述第二懸臂(6)的另一端與夾爪(8)通過第三轉軸(12)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調平支腿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手還包括:第一電磁剎車器、第二電磁剎車器和第三電磁剎車器;所述第一電磁剎車器設置在所述第一轉軸(10)上;所述第二電磁剎車器設置在所述第二轉軸(11)上;所述第三電磁剎車器設置在所述第三轉軸(12)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調平支腿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磁剎車器用于鎖定升降裝置(3)和第一懸臂(5)的相對位置;所述第二電磁剎車器用于鎖定第一懸臂(5)和第二懸臂(6)的相對位置;所述第三電磁剎車器用于鎖定第二懸臂(6)和夾爪(8)的相對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調平支腿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軸(10)、第二轉軸(11)和第三轉軸(12)相互平行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調平支腿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軸(10)用于驅動第一懸臂(5)相對于所述升降裝置(3)轉動;所述第二轉軸(11)用于驅動所述第二懸臂(6)相對于第一懸臂(5)轉動;所述第三轉軸(12)用于驅動所述夾爪(8)相對于所述第二懸臂(6)轉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調平支腿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手還包括控制箱(1)和蓄電池(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機械設備研究所,未經北京機械設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262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碘化亞銅薄膜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水性漆使用的五閥混合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