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氮化合物、電子元件和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2540.2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53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敏;南朋;李林剛;馬天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萊特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211/61 | 分類號: | C07C211/61;C09K11/06;H01L51/54;H01L5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闞梓瑄 |
| 地址: | 710065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氮化 電子元件 電子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含氮化合物、電子元件和電子裝置,屬于有機材料技術領域。所述含氮化合物的結構如化學式1所示,A為化學式2所示的基團;所述含氮化合物能夠改善電子元件的性能。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有機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含氮化合物、應用該含氮化合物的電子元件和應用該電子元件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和材料科學的進步,用于實現電致發光或者光電轉化的電子元器件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該類電子元器件通常包括相對設置的陰極和陽極,以及設置于陰極和陽極之間的功能層。該功能層由多層有機或者無機膜層組成,且一般包括能量轉化層、位于能量轉化層與陽極之間的空穴傳輸層、位于能量轉化層與陰極之間的電子傳輸層。
舉例而言,當電子元件為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時,其一般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陽極、空穴傳輸層、作為能量轉化層的電致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和陰極。當陰陽兩極施加電壓時,兩電極產生電場,在電場的作用下,陰極側的電子向電致發光層移動,陽極側的空穴也向發光層移動,電子和空穴在電致發光層結合形成激子,激子處于激發態向外釋放能量,進而使得電致發光層對外發光。
目前報道的有機空穴傳輸材料由于分子量普遍較小,如CN109574925A、CN103108859A、KR1020190041938A和WO2018164265A1。這些材料的玻璃化溫度較低,在材料使用過程中,反復充電放電,材料容易結晶,薄膜的均一性被破壞,從而影響材料使用壽命。因此,開發穩定高效的有機空穴傳輸材料,從而降低驅動電壓,提高器件發光效率,延長器件壽命,具有很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所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上述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申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氮化合物、電子元件和電子裝置,以改善電子元件和電子裝置的性能。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申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申請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含氮化合物,所述含氮化合物的結構如化學式1所示:
其中,表示化學鍵;
A為化學式2所示的基團;
X為C(R3R4),R3和R4分別獨立地選自氫、碳原子數為1~10的烷基;
R1和R2相同或不同,且分別獨立地選自氫、碳原子數為1~10的烷基、碳原子數為6~20的芳基、碳原子數為3~20的雜芳基;
n1選自1,2,3或4,當n1大于等于2時,任意兩個R1相同或不同;
n2選自1,2,3或4,當n2大于等于2時,任意兩個R2相同或不同;
n3選自0,1或2,當n3大于等于2時,任意兩個R3相同或不同,任意兩個R4相同或不同;
L選自單鍵、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數為6-20的亞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數為3-30的亞雜芳基;
Ar1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數為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數為3-30的雜芳基;
Ar2為化學式3所示的基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萊特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陜西萊特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25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