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增壓器的散熱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2479.1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94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哲圣;周華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楚岳(惠州)熱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中正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張漢青 | 
| 地址: | 516000 廣東省惠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增壓 散熱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具有增壓器的散熱裝置,包括:吸熱器、第一管路、散熱器、第二管路、增壓器及第三管路;吸熱器用以收容流體及用以接收來自熱源的熱量,使得該流體與該熱源進行熱交換而輸出;第一管路一端連通該吸熱器一側;該散熱器連通該第一管路另一端;該第二管路一端連通該散熱器;該增壓器一端連通該第二管路另一端;該第三管路一端連通該增壓器另一端,該第三管路另一端連通該吸熱器另一側。故通過一種散熱裝置實現,利用了材料和結構特性,同時具有較佳功效來驅動工作流體,形成引流效應而具較佳功效來驅動該流體,其具有較佳吸散熱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降溫裝置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增壓器的散熱裝置設備。
背景技術
二十一世紀起為一電子資訊發達的時代,借由半導體的特性,各式各樣的手提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伺服器、智慧型行動電話及智慧型電器用品等商品均不端地推陳出新,同時有些產品亦朝輕、薄、短、小方面做設計,以求人們方便隨身攜帶,用以可隨時使用并即時取得資訊,而半導體的特性也使用在許多智慧型機器的自動控制設備;前述電子資訊化的產品及自動控制設備,均需借助中央處理器(CPU)及其周邊電子元件來操控運作,該中央處理器及該電子元件在運作時會產生高溫,而影響運作效率及產品使用壽命,故如何有效地將該中央處理器及該電子元件降溫,一直是行業所欲解決的主要課題之一。
除了上述資訊產業及自動控制設備的散熱需求,還有汽車產業的引擎、馬達及電池等亦有散熱的需求,其均需由冷卻系統來達成降溫的目的。
而冷卻系統的架構會影響該冷卻系統的散熱效率,如何進一步降低熱源的熱阻值(Thermal Resistance Value)是行業所努力的目標,對于冷卻系統,如何有效地引導流體在冷卻系統內部的流動方向或/及提升該流體與該冷卻系統的吸散熱器的熱交換效率,更是能提升該冷卻系統之散熱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散熱裝置,一方面,實現了具有較佳功效來驅動工作流體問題;另一方面,還實現了有較佳吸散熱效率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增壓器的散熱裝置,其具有較佳功效來驅動工作流體,本發明的次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具有增壓器的散熱裝置,其具有較佳吸散熱效率,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本發明,為達成前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增壓器的散熱裝置,其至少包含有一個吸熱器、一個第一管路、一個散熱器、一個第二管路、一個增壓器及一個第三管路;該吸熱器用以收容流體及用以接收來自熱源的熱量,使得該流體與該熱源進行熱交換而輸出;該第一管路一端連通該吸熱器一側,用以收容來自該吸熱器輸出的流體;該散熱器連通該第一管路另一端,用以收容來自該第一管路的流體,使得該流體與該散熱器進行熱交換而輸出;該第二管路一端連通該散熱器,用以收容來自該散熱器輸出的流體;該增壓器一端連通該第二管路另一端,用以收容并加壓輸出來自該第二管路的流體;該第三管路一端連通該增壓器另一端,用以收容來自該增壓器輸出的流體,該第三管路另一端連通該吸熱器另一側,用以輸出該流體至該吸熱器;其中,該第二管路流入該增壓器的流體流動方向定義為第一流向,在該增壓器流入該第三管路的流體流動方向定義為第二流向,該第一及二流向的夾角為0度至20度之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增壓器為一個泵或活塞式泵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第二管路的橫斷面面積大于該第三管路的橫斷面面積。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第一管路、該第二管路及該第三管路采取相同的管徑。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吸熱器輸出的流體是選自由液相、氣相及液相、氣相兩項組合所成的組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散熱器輸出的流體是選自由液相及液氣相混合所成的組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流體的液相沸點是選自由小于100攝氏度及小于50攝氏度所成的組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楚岳(惠州)熱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楚岳(惠州)熱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24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