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話號碼留存方法、通話方法、通話設備及通話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2089.4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10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邵文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藍岸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3/436 | 分類號: | H04M3/436;H04M1/57;H04W12/06;H04W12/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雙馬智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顧曉玲;陳香蘭 |
| 地址: | 40112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話號碼 留存 方法 通話 設備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話號碼留存方法、通話方法、通話設備及通話系統。防騷擾通話方法包括:S1,主叫設備向通話中轉站發送包含有第一留存編碼的通話請求;S2,中轉站收到通話請求后對第一留存編碼進行有效性驗證,當通過時,中轉站呼叫并傳送第一留存編碼至被叫設備,進入步驟S3,當不通過時,中轉站駁回主叫設備的通話請求,結束;S3,被叫設備解密第一留存編碼并顯示第一留存編碼包含的留存請求信息,被叫設備用戶可根據留存請求信息選擇接通或拒絕。通過中轉站對第一留存編碼的有效性驗證,能有效的摒除無效呼叫;被叫設備來電時會顯示留存請求信息,便于被叫人根據自身需求做出合理的接聽或拒接決定,降低了接聽到騷擾電話的概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話號碼留存方法、通話方法、通話設備及通話系統。
背景技術
現在很多場所或服務都需要留存通信方式,如游樂場所、中介結構(如售樓處)、事業單位辦事機構、教育培訓機構、外賣服務、以及快遞等。人們通常采取直接給對方留存電話號碼的方式,使得電話號碼易被泄露和販賣,導致會接到很多“騷擾”電話等,影響了生活和工作。
現有技術中,一般采用眾人“標記”的方法,需要大家去標記主叫號碼是否為騷擾電話,被叫電話根據眾人的標記判斷是否接聽,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對于別人沒有標記為騷擾的電話號碼,不顯示“騷擾電話”,被叫人不確定是否應該接聽;第二,不能根據個體需求進行標記和接聽,比如當被叫人一定時期內需要通過中介了解售房行情時,被叫人對于可能被標記為騷擾的中介電話主觀上是愿意接聽的,對于被叫人來說該電話并不是騷擾電話;第三,被叫人無法得知主叫人的身份、以及主叫人獲取被叫人的電話號碼的途徑,被叫人無法得知自己的電話號碼泄露路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特別創新地提出了一種電話號碼留存方法、通話方法、通話設備及通話系統。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話號碼留存方法,包括:獲取留存密鑰,利用留存密鑰通過加密算法將待留存的電話號碼和留存請求信息一起加密處理生成留存編碼,將所述留存編碼和留存密鑰發送至通話中轉站,將所述留存編碼發送至留存請求方的通話設備。
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為:改變了傳統留存電話號碼方式,使得電話號碼有隱藏性,外界無法直觀獲得,降低了泄露風險;將電話號碼與留存請求信息一起加密處理生成留存編碼,對留存編碼的起源進行了綁定,即便留存編碼外泄,被叫方也能了解留存根源做出合理的接聽或拒接決定;密鑰只有用戶和通話中轉站持有,使外界無法隨意更改留存編碼,增強了保密性,防騷擾電話效果好。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留存編碼為加密處理后生成的暗碼或由加密處理后生成的暗碼生成的二維碼。
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為:二維碼方式便于使用,暗碼方式因擴散不變相對來說不易泄露。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留存請求信息包括留存請求方的姓名、留存請求方的電話號碼、留存地點、留存時間、留存原因、留存有效期和留存密鑰。
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為:這些信息能夠便于被叫方全面了解具體留存根由。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騷擾通話方法,包括:步驟S1,主叫通話設備上存儲有被叫通話設備生成的留存編碼,記為第一留存編碼;主叫通話設備向通話中轉站發送包含有第一留存編碼的通話請求;步驟S2,通話中轉站收到通話請求后對第一留存編碼進行有效性驗證,當有效性驗證通過時,通話中轉站呼叫并傳送第一留存編碼至被叫通話設備,進入步驟S3,當有效性驗證不通過時,通話中轉站駁回主叫通話設備的通話請求,結束;步驟S3,被叫通話設備解密第一留存編碼并顯示第一留存編碼包含的留存請求信息,被叫通話設備用戶可根據留存請求信息選擇接通或拒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藍岸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藍岸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208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