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臉活體檢測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2044.7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668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吳錦志;潘佳蘋;左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志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趙娜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活體 檢測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臉活體檢測方法和裝置,具體包括以下步驟:預先設置多種人臉活體檢測方案,人臉活體檢測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紅外人臉檢測方案、隨機動作人臉檢測方案、超聲波人臉檢測方案、邊框檢測方案、攝像頭陣列檢測方案、3D人臉檢測方案;判斷是否需要執行人臉活體檢測,若是,則隨機選取一種或多種人臉活體檢測方案執行人臉活體檢測步驟。本發明預先設置多種人臉活體檢測方案,在需要人臉識別時,可隨機選擇一種或多種人臉活體檢測方案進行人臉活體檢測,能夠有效防止非法用戶使用預先錄制的包含指定動作的視頻欺騙人臉識別設備,提高識別準確度,防止用戶的金融賬戶被盜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臉識別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人臉活體檢測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人臉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采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并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人臉識別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公共安防、銀行金融、公安刑偵、社交媒體等領域,特別是近來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人臉支付。然而,基于人臉識別缺陷的假冒手段也層出不窮,其中主要以人臉照片和視頻影像作為冒充手段。
判斷采集到的人臉圖像是否是活體圖像一般采用如下方法:要求用戶做出指定的動作,如眨眼、張嘴等或者左右轉臉等,并采集人臉圖像,根據采集到的人臉圖像判斷用戶是否完成了指定的動作,如果是,則判斷采集到的人臉圖像為活體圖像。但是,這種方法對用戶很不友好,并且一些非法用戶可以使用預先錄制的包含指定的動作的視頻欺騙人臉識別設備,導致識別準確度低。而識別準確度低則有可能會導致用戶的金融賬戶被盜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人臉活體檢測方法和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一些非法用戶可以使用預先錄制的包含指定的動作的視頻欺騙人臉識別設備,導致識別準確度低,而識別準確度低則有可能會導致用戶的金融賬戶被盜刷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人臉活體檢測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預先設置多種人臉活體檢測方案,人臉活體檢測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紅外人臉檢測方案、隨機動作人臉檢測方案、超聲波人臉檢測方案、邊框檢測方案、攝像頭陣列檢測方案、3D人臉檢測方案;
S2,判斷是否需要執行人臉活體檢測,若是,則隨機選取一種或多種人臉活體檢測方案執行人臉活體檢測步驟。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紅外人臉檢測方案具體指的是
構建紅外圖像人臉檢測神經網絡模型;
通過紅外攝像頭獲取紅外圖像并輸入紅外圖像人臉檢測神經網絡模型,判斷紅外圖像是否存在人臉,若是,則通過可見光攝像頭拍攝獲取帶有人臉的可見光圖像,將可見光圖像輸入人臉識別模型,實現人臉識別。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隨機動作人臉檢測方案具體指的是
構建隨機動作數據庫;
生成需要由目標人臉五官完成的隨機動作指令并向被測目標發出隨機動作指令;
獲取被測目標人臉五官的視頻,從視頻中抽取若干圖像樣本,將圖像樣本依次輸入人臉識別模型,輸出人臉五官特征點的坐標值,判斷人臉五官特征點的坐標值變化軌跡是否符合隨機動作指令,若符合則為人臉活體。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超聲波人臉檢測方案具體指的是
設置若干超聲波檢測裝置,通過超聲波檢測裝置分別檢測多個被測部位的距離,判斷是否為活體。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邊框檢測方案具體指的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志遠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志遠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204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電采集主站物聯網協議融合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培育高品質紅掌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