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區合并場景的信號處理方法、裝置、網絡側和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1560.8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097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郭保娟;賈保靈;戴明曄;吳央;趙琴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2 | 分類號: | H04W24/02;H04W8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苗曉靜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區 合并 場景 信號 處理 方法 裝置 網絡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小區合并場景的信號處理方法、裝置、網絡側和存儲介質,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合并小區的所有射頻拉遠單元RRU接收的終端發送的信號,從所有RRU中確定終端對應的若干個RRU,所述終端對應的若干個RRU的覆蓋范圍均包含所述終端的位置;基于所述終端對應的若干個RRU,對所述終端進行信號的上行接收和/或下行發送。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裝置、網絡側和存儲介質,避免了合并小區內所有RRU聯合接收發送導致小區容量降低、信號接收發送無法正常進行的問題,僅在終端對應的若干個RRU的覆蓋范圍內進行信號的收發,能夠有效提高上下行的各個信號的信號質量,并且可以支持多用戶復用,從而進一步提升系統容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小區合并場景的信號處理方法、裝置、網絡側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小區合并是指將多個單通道或者多通道的RRU(Remote Radio Unit,射頻拉遠單元)連接于同一個BBU(Base band Unit,基帶處理單元),并設置為同一個邏輯小區。
小區合并場景下,對網絡側而言,合并小區中的所有RRU均屬于同一個邏輯小區,現有技術中將合并小區中的所有RRU視為多天線進行上行接收和下行發送。然而合并小區中不同的RRU其天線形態不盡相同,網絡側基于不同天線形態的RRU進行聯合接收或者發送會導致合并小區的容量下降,且合并小區中所有RRU的天線總數極有可能超出網絡側最多能夠處理的通道數,導致無法進行正常的接收和發送。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小區合并場景的信號處理方法、裝置、網絡側和存儲介質,用以解決現有的小區合并場景下RRU聯合收發可能影響小區容量,導致無法正常收發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小區合并場景的信號處理方法,包括:
基于合并小區的所有射頻拉遠單元RRU接收的終端發送的信號,從所有RRU中確定所述終端對應的若干個RRU,所述終端對應的若干個RRU的覆蓋范圍均包含所述終端的位置;
基于所述終端對應的若干個RRU,對所述終端進行信號的上行接收和/或下行發送。
優選地,所述基于合并小區的所有射頻拉遠單元RRU接收的終端發送的信號,從所有RRU中確定所述終端對應的若干個RRU,具體包括:
基于合并小區的所有RRU接收的所述終端發送的上行信號,從所有RRU中確定所述終端對應的若干個上行RRU,所述上行RRU用于對所述終端進行信號的上行接收;
和/或,基于合并小區的所有RRU接收的所述終端發送的上行信號,或所有RRU接收的所述終端反饋的下行信號的測量反饋信號,從所有RRU中確定所述終端對應的若干個下行RRU,所述下行RRU用于對所述終端進行信號的下行發送。
優選地,所述基于合并小區的所有RRU接收的所述終端發送的上行信號,從所有RRU中確定所述終端對應的若干個上行RRU,具體包括:
基于合并小區的所有RRU接收的終端發送的上行信號,確定每一RRU分別對應于所述終端的上行接收性能;
基于每一RRU分別對應于所述終端的上行接收性能,從所有RRU中確定所述終端對應的若干個上行RRU。
優選地,當所述終端處于隨機接入階段時,所述上行信號為隨機接入信號,任一RRU對應于所述終端的上行接收性能包括所述任一RRU接收的隨機接入信號包含的Preamble序列的相關峰值功率。
優選地,當所述終端處于連接態階段時,所述上行信號為探測參考信號SRS,任一RRU對應于所述終端的上行接收性能包括所述任一RRU接收SRS的信噪比,和/或,基于所述任一RRU接收的SRS測量得到的信道質量指示CQ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156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