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跟腱用的吻合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1345.8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204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沈平平;徐紹全;黃靈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平平 |
| 主分類號: | A61B17/068 | 分類號: | A61B17/0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麗偉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跟腱 吻合 | ||
1.一種跟腱用的吻合器,包括有環鉗本體(1)和瞄準支架(2),所述環鉗本體(1)包括有第一鉗體(11)和第二鉗體(12),第一鉗體(11)和第二鉗體(12)鉸接于同一根定位軸(5)上,所述第一鉗體(11)和第二鉗體(12)均包括有夾持部(13)和手把部(14),所述夾持部(13)和手把部(14)對應連接,所述定位軸(5)連接于一個瞄準支架(2)上,所述瞄準支架(2)上延伸出成對的瞄準臂(3),成對的所述瞄準臂(3)分別位于夾持部(13)的兩側,成對的瞄準臂(3)與瞄準支架(2)形成U形體,成對的瞄準臂(3)上均設置有穿線孔(4),所述夾持部(13)的端部上設置有鉗孔(15),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手把部(14)均鉸接于定位軸(5)上,兩個所述夾持部(13)上均設置有連接軸(16),所述連接軸(16)與手把部(14)位于成對的瞄準臂(3)之間的端部可轉動連接,所述定位軸(5)上設置有第一驅動輪(61)和第二驅動輪(62),所述第一驅動輪(61)和第二驅動輪(62)均同軸設置于定位軸(5)上且相對定位軸(5)固定,兩個所述連接軸(16)上分別設置有與第一驅動輪(61)和第二驅動輪(62)相互傳動的第一從動輪(17)和第二從動輪(18),當驅動兩個手把部(14)相互分離或者靠近時,通過第一驅動輪(61)和第二驅動輪(62)分別與第一從動輪(17)和第二從動輪(18)相互傳動,兩個夾持部(13)分別相對兩個手把部(14)轉動,夾持部(13)所在直線相對瞄準臂(3)所在直線之間的夾角始終不變,鉗孔(15)的中心線與穿線孔(4)的中心線保持平行,所述鉗孔(15)沿夾持部(13)的長度方向延伸且鉗孔(15)的孔口長度大于穿線孔(4)的長度;
所述瞄準支架(2)上設置有多棱柱(22),所述定位軸(5)的一端上設置有與多棱柱(22)相匹配的多棱槽(51),通過多棱柱(22)與多棱槽(51)相互卡合使得定位軸(5)相對瞄準支架(2)靜止;
所述手把部(14)位于成對瞄準臂(3)之間的部分上設置有滑槽(141),所述滑槽(141)沿手把部(14)的長度方向延伸且位于兩個手把部(14)相互遠離的兩個側面上,所述瞄準支架(2)上可滑移設置有成對的卡件(23),兩個所述卡件(23)分別設置于環鉗本體(1)的兩側,兩個所述卡件(23)上均設置有與滑槽(141)相適配的滑頭(24),兩個卡件(23)相背離滑頭(24)的側壁上連接有彈簧(25),所述彈簧(25)的另一端定位于瞄準臂(3)上,通過卡件(23)沿瞄準支架(2)的長度方向移動來控制滑頭(24)是否卡入滑槽(14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跟腱用的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從動輪(17)和第一驅動輪(61)均被套設于第一傳輸條(63)內,所述第二驅動輪(62)和第二從動輪(18)均被套設于第二傳輸條(65)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跟腱用的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線孔(4)為若干個且沿瞄準臂(3)的長度方向均布,當夾持部(13)相對瞄準支架(2)靠近或遠離時,鉗孔(15)始終與若干個穿線孔(4)中的幾個且相鄰的穿線孔(4)相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跟腱用的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夾持部(13)相對的面上設置有凹凸不平的紋路(19)。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跟腱用的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瞄準支架(2)背離定位軸(5)所在側面的側面朝向瞄準支架(2)內凹陷形成凹面(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平平,未經沈平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134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