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壓克氏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0832.2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85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姚峰;王曉東;甄允方;孔慶柱;李家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84 | 分類號: | A61B17/84;A61B17/66 |
| 代理公司: | 長沙智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段芳萼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工***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壓 克氏針 | ||
本發明屬于骨折固定用克氏針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加壓克氏針,包括克氏針體,所述克氏針體具有針尖部、針體細部、針體移行部和針體后部,針尖部為仿錐形尖頭,針尖部后端連接針體細部;所述針體細部的直徑小于針體移行部、針體后部,針體細部后端部連有針體移行部,且針體移行部的端部延伸至針體后部端部,針體移行部與針體后部連接形成一光滑的錐面結構。本發明的克氏針,在固定骨折的同時,可以起到加壓骨折斷端,減小骨折線寬度,獲得更強的力學穩定性,從而促進骨折恢復的作用。減少克氏針固定過程中入針口皮膚軟組織感染和肉芽增生,減少去除克氏針后殘留針道所致感染和出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骨科使用克氏針領域,具體為一種加壓克氏針。
背景技術
克氏針是一種骨科常用的內固定材料,用于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脫骨折等應力不大的骨折固定,也用在骨科手術中臨時骨折塊的固定中。
現有臨床使用克氏針結構單一,僅為一根直針,使用時將其插入骨質內進行固定。以骨折為例,骨折發生時骨折線常經過松質骨和皮質骨交界的移行部,骨折使用克氏針固定時,常常需要經過骨折線固定松質骨和皮質骨。在力學穩定性方面,松質骨和皮質骨的力學強度是不同的,而目前臨床使用克氏針前后粗細相同,不能獲得最好的力學穩定性。
而且現有的臨床使用克氏針進行固定時,僅將骨折兩端貫穿相連,并不能起到在進針過程中加壓骨折兩端,不能達到減小骨折斷端分離移位的目的,延遲了骨折愈合時間;同時現有臨床使用克氏針為人體不可吸收材料,治療結束并去除克氏針后殘留克氏針針道存在繼發感染、出血等并發癥。
而且現有技術中使用克氏針前后粗細一致,在完成使用克氏針穿針固定后,存在針尾被擠壓后繼續向前移位的風險;針尾的晃動存在引起克氏針固定期間的入針口皮膚軟組織感染和入針口肉芽增生的并發癥和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壓克氏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加壓克氏針,包括克氏針體,所述克氏針體具有針尖部、針體細部、針體移行部和針體后部,針尖部為仿錐形尖頭,針尖部后端連接針體細部;所述針體細部的直徑小于針體移行部、針體后部,針體細部后端部連有針體移行部,且針體移行部的端部延伸至針體后部端部,針體移行部與針體后部連接形成一光滑的錐面結構。
優選的,克氏針體為均勻材質或多種材質嵌合而成。
優選的,克氏針體為均勻材質,為金屬材質或人體可吸收材質,金屬材質或人體可吸收材質中具體的材質和大小粗細規格根據臨床應用實際情況決定;克氏針體為非均勻材質,為人體可吸收材質和人體不可吸收材質嵌合而成,可吸收材質和人體不可吸收材質中具體的材質和大小粗細規格根據臨床應用實際情況決定。
優選的,針體移行部、針體后部均具有外層與內芯,外層包覆于內芯外。
優選的,克氏針體為非均勻材質,其包括的針尖部、針體細部以及針體移行部的內芯、針體后部的內芯為人體可吸收材質制成,針體移行部的外層、針體后部的外層為人體不可吸收材質制成。
優選的,人體可吸收材質為基礎組分和纖維組分組成,其中纖維組分均勻分散于基礎組分中,基礎組分包括:聚己內酯,改性淀粉,氨基酸糖,改性纖維素;纖維組分包括:磷酸鹽玻璃纖維,結晶性聚酯材料。
優選的,結晶性聚酯材料為聚乙交酯、聚丙交酯中任一種或兩種混合物。
優選的,氨基酸糖為殼聚糖、羧甲基殼聚糖、透明質酸鈉中任一種。
上述人體可吸收材質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基礎組分、纖維組分置于反應容器中分別混合,基礎組分包括:聚己內酯,改性淀粉,氨基酸糖,改性纖維素,纖維組分包括:磷酸鹽玻璃纖維,結晶性聚酯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未經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08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