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豎向扭轉耦合大振幅自由振動的風洞實驗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0440.6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20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韓艷;李凱;許育升;龍俊賢;李春光;胡朋;沈煉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9/04 | 分類號: | G01M9/04;G01M9/08;G01M7/06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李發軍;李宇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豎向 扭轉 耦合 振幅 自由 振動 風洞 實驗 系統 | ||
1.一種豎向扭轉耦合大振幅自由振動的風洞實驗系統,包括兩個對稱安裝的支撐框架(2),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撐框架的頂部設置至少兩個上彈簧固定臂(3),所述上彈簧固定臂連接在上彈簧(14)的上端;
所述支撐框架的底部設置下彈簧固定臂(4),所述下彈簧固定臂連接在下彈簧(15)的下端,兩根上彈簧的下端通過剛性吊臂(13)連接,且所述下彈簧和所述上彈簧分別垂直于所述剛性吊臂豎直安裝;
所述剛性吊臂上安裝軸承座(12),剛性試驗模型(9)的兩端分別固結剛性軸的一端,剛性軸的另一端安裝固定在所述軸承座(12)內,所述剛性軸上固結輪轂(11),且剛性試驗模型的扭轉中心線與剛性軸軸線、輪轂中心線共線,第一柔性連接件(16)的中部套設在所述輪轂的外周并與所述輪轂的頂部固結,第一柔性連接件的兩端向下延伸并分別與相應的所述下彈簧(15)的上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豎向扭轉耦合大振幅自由振動的風洞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框架固結機翼導流板(1),并位于所述機翼導流板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豎向扭轉耦合大振幅自由振動的風洞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翼導流板的頂部設置上伸縮支腿(6),所述機翼導流板的底部設置帶滾輪的下伸縮支腿(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豎向扭轉耦合大振幅自由振動的風洞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的外周設置凹槽,所述第一柔性連接件的中部套在所述凹槽內,且所述第一柔性連接件的中部與所述凹槽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豎向扭轉耦合大振幅自由振動的風洞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框架的兩側對稱設置側向限位連接件固定臂(5),所述剛性軸的兩側分別通過第二柔性連接件(17)連接所述側向限位連接件固定臂。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豎向扭轉耦合大振幅自由振動的風洞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的直徑為0.4 m~0.8m,質量不大于2kg。
7.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豎向扭轉耦合大振幅自由振動的風洞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彈簧的剛度為200N/m~1000N/m。
8.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豎向扭轉耦合大振幅自由振動的風洞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彈簧與第一柔性連接件的連接點不高于第一柔性連接件與輪轂的相切點。
9.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豎向扭轉耦合大振幅自由振動的風洞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連接件的線性抗拉剛度遠大于所述下彈簧的剛度。
10.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豎向扭轉耦合大振幅自由振動的風洞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連接件為直徑0.003m-0.005m的鋼絲尼龍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理工大學,未經長沙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044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