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有機硒云耳的栽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0162.4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73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發盛;黃雪星;鐘春城;歐娜;黃劭蘭;曾維銘;謝唯;張九龍;何達崇;羅先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百色三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李發盛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A01G18/66 |
| 代理公司: | 貴州派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亞 |
| 地址: | 53300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硒云耳 栽培 方法 | ||
1.一種高有機硒云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培養料制備:按重量百分比含量為:桑枝屑77~87%,麥麩0~10%,豆粕粉1%,食品級葡萄糖1%,石膏1%,一級有機硒肥0~20%的比例準確稱取各組分,再將桑枝屑、麩皮、豆粕粉、一級有機硒肥置于無滲漏并具有噴淋管的攪拌機內,初拌均勻,得到栽培料固體;將葡萄糖、石膏粉溶于水中,然后邊攪拌栽培料固體邊通過噴淋管將溶解有葡萄糖、石膏粉的水加入,充分攪拌均勻即獲得培養料;
(2)菌棒制作:將培養料分裝成袋,滅菌后冷卻,然后于潔凈室接種云耳菌種,得到接種后的云耳菌棒;
(3)菌絲體培養:將接種后的云耳菌棒,于避光、溫度25~26℃、環境濕度65-75%、通風良好的條件下,培養40-60天,直至菌絲長滿培養料;
(4)開口促絲:對培養成熟的云耳菌棒開出耳孔,并在25~26℃、環境濕度保持95%以上、通風良好的條件下繼續培養,盡快恢復菌絲體生長;
(5)催耳芽管理:當出耳孔全部布滿潔白的菌絲體后,移至大棚內,采用微噴方法維持棚內空間濕度93-97%,保持棚內溫度18~25℃、光線充足,培養10-20天,直至出耳孔形成小耳片;
(6)云耳子實體生長管理:當小耳片長到1~3cm時,進入子實體生長階段,保持棚內清新空氣,合理補充水分,經過10-20天,耳片成熟;
(7)有機硒云耳子實體采收:當耳片可以輕易摘下時,進行采收;
(8)有機硒云耳子實體干燥:對采收下來的耳片進行干燥處理;
所述一級有機硒肥,是以糖化型根霉和酒精酵母為載體,歷經固態兩段發酵后得到的,其硒含量穩定達到500mg/kg干料,有機硒含量超過70%,其具體是通過如下方法制備得到的:
(1)發酵料的制備:稱取發酵料并加水混勻,水中事先加入亞硒酸鈉并融化,充分拌勻后,得發酵料;
(2)發酵料的滅菌:將步驟(1)中所得發酵料裝袋,扎緊袋口,滅菌;
(3)一次發酵:將滅菌后的發酵料進行攤晾,然后接種經亞硒酸鈉馴化過的根霉種,充分混勻后,攤平加蓋,送入潔凈的恒溫室內發酵,得到一次發酵料;
(4)二次發酵:將步驟(3)中所得的一次發酵料,倒在經消毒處理好的容器或平臺上,然后加入冷開水,水中事先加入亞硒酸鈉并融化、助酵劑以及經亞硒酸鈉馴化過的酒精酵母液,充分打散團塊并混勻后,置于淺盆內攤平加蓋,送入潔凈的恒溫室內發酵,發酵期間翻拌均勻;
(5)干燥粉碎:將(4)中發酵物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即可粉碎獲得有機硒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有機硒云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其中栽培料固體與水的重量配比為1∶1.3~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有機硒云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將培養料分裝成袋,具體是用全自動扎口裝袋機分裝15×45低密度聚乙烯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有機硒云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滅菌,是經0.11MP壓力121℃滅菌5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有機硒云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的開出耳孔,是采用專用木耳開口機進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有機硒云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移至大棚內后,將菌棒進行懸墻掛棒處理。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有機硒云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懸墻掛棒處理,所述懸墻由橫梁、掛繩、卡扣、托板組成,將開好孔的菌棒平穩地橫放在由兩組掛繩平衡拉住的托板上,這是懸墻第一個菌棒,離地約20厘米,然后于其上摞放開好孔的菌棒,每摞放4棒用卡扣鎖緊一次,如此反復摞棒至方便操作的高度即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有機硒云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的合理補充水分,其具體是遵守“干干濕濕”原則,即不干不噴,一噴噴足,采用粗噴、帶噴配合進行水噴淋管理,水質要求至少符合飲用水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百色三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李發盛,未經百色三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李發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016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盤螺鋼矯形修復系統
- 下一篇:一種電子供體共調控自供能光致電化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