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監測和記錄環境光譜和光照強度的智能眼鏡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9327.6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221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余新平;韓夢雅;彭婷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 |
| 主分類號: | G02C11/00 | 分類號: | G02C11/00;G08B21/24;G08B7/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溫州金甌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宏雷 |
| 地址: | 325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監測 記錄 環境 光譜 光照強度 智能 眼鏡 方法 | ||
一種能監測和記錄環境光譜和光照強度的智能眼鏡及方法,通過光強和波長分析模組實現暴露于光源時間的自動計時,記錄孩子的用眼情況,實現對孩子用眼的監測,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和督促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不僅可以監督孩子合理有度地使用電子產品,幫助他們控制時間,也可為家長提供詳細的日常用眼數據,更能為醫生診治時提供孩子日常用眼的量化數據,這對鼓勵引導孩子放下電子產品、積極走出戶外,減少視力受損、實施近視防控以及云端大數據分析有重要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線感應記錄電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監測和記錄環境光譜和光照強度的智能眼鏡及方法。
背景技術
近視是發達國家成人和兒童可矯正視力損害的最常見原因,也是預防近視的主要原因。這在世界范圍內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特別是在較貧窮的國家,視覺矯正的需求還未得到滿足。近視眼在生命早期開始,在兒童期和青春期到成年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增加。東亞高達20%的中學生患有高度近視,并伴有不可逆轉的威脅視力的疾病。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可能是全世界兒童視力下降負擔最重的國家。據《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狀況全國調查》估計,到2020年,中國7至18歲視力下降的兒童和青少年人數預計將達到1.5億左右,到2030年達到18億。調查顯示,從1990年到2015年,眼病患病率穩步增長,并將持續增長到2020年。從1990年到2015年,0-14歲人群由于眼病而導致的視力下降的有所減少,而15歲及以上人群的眼病視力下降上升,50歲及以上人群的眼病視力下降最為明顯。在與20國集團的其他成員比較眼疾導致的視力下降時,中國排在第10位。除中國外,所有19個國家因眼疾導致視力下降的年齡標準化YLD比率均有所下降。1990年和2015年,眼病導致的視力下降負擔在所有健康損害原因中分別排在第12位和第11位。
目前由于智能科技的迅速發展,云辦公、云課堂、云視頻等云端網絡給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人們的戶外活動減少而且重度依賴電子屏端生活,造成用眼負擔堪憂。2019年10月8日,首份《世界視力報告》由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指出全球近視人數約為26億,19歲以下近視者為3.12億,尤其是兒童、青少年,近視率不斷上升。據統計,我國青少年近視眼患病率高達38.37%,青少年的近視率在全球主要國家中最高,預計2020年將達到40%,7~22歲視力不良的學生中有65.5%為重度視力不良且存在隨年齡增長加重的趨勢。根據近年來的監測數據,青少年近視率呈加速上升趨勢。并且從1985年到2010年,中國的城市和農村地區青少年的視敏度距離減少都出現了增長趨勢。雖然單獨的視敏度距離減少并不等于視力損害,但這些匯總數據有助于中國制定眼科保健和衛生服務的戰略,這也可能對經濟快速增長的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公共衛生產生影響。由于青少年時期的近視問題,50歲以上人群出現白內障、青光眼和黃斑變性的比例大幅提升。因此,青少年視力保健己成為備受家長、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中國在過去20年內經歷了因視力問題導致的隨年齡增長的視力喪失負擔。未來,由于人口增長和老齡化,中國可能會面臨越來越大的視力喪失負擔,對國民健康和經濟發展造成影響。正確認識保護視力的重要性,對于指導未來的策略、干預措施和對眼科護理的臨床管理至關重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未經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93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