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城市內湖黑臭水體生態處理施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8404.6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65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宏偉;謝亞磊;王磊;唐君榮;周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電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22 | 分類號: | C02F11/122;C02F11/148;C02F1/48;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5/28 |
| 代理公司: | 鄭州智多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馬士騰 |
| 地址: | 45000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城市 內湖 水體 生態 處理 施工工藝 | ||
1.一種城市內湖黑臭水體生態處理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首先進行絞吸挖泥船進行清淤,絞吸挖泥船將泥漿輸送至預處理系統,預處理系統與調理改性系統相連接,調理改性系統與余水處理系統和脫水成固系統相連接;余水處理系統和脫水成固系統相連接;
在預處理系統系統包括垃圾分選模塊、泥漿池模塊和垃圾外運模塊,泥漿通過垃圾分選模塊后通過垃圾外運模塊進行外運,泥漿通過垃圾分選模塊后輸入至泥漿池模塊;
調理改性系統包括泥水分離模塊和加藥模塊,加藥模塊將藥劑一和藥劑二加入至泥水分離模塊;
余水處理系統包括余水處理模塊一、排放模塊、余水處理模塊二,余水處理模塊一與泥水分離模塊相連接,余水處理模塊一與排放模塊相連接,余水處理模塊二一側與排放模塊相連接,余水處理模塊二另一側與壓濾機相連接;
脫水成固系統包括濃縮泥漿模塊、泥漿桶、壓濾機、藥劑三和泥餅,濃縮泥漿模塊選用濃縮泥漿池,濃縮泥漿模塊一側與泥水分離模塊相連接,濃縮泥漿模塊另一側與泥漿桶相連接,泥漿桶與壓濾機相連接,藥劑三添加至泥漿桶內,壓濾機分離出泥餅,壓濾機濾出的水進入至余水處理模塊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內湖黑臭水體生態處理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絞吸挖泥船清淤:
清淤采用絞吸挖泥船,絞吸挖泥船裝配了環保絞刀頭;
(2)全封閉壓力管道輸送淤泥:
采用柔性壓力管道,接絞吸挖泥船的泥漿泵;
(3)底泥固化處理:
①預處理系統:
泥漿經過全封閉壓力管道輸送至垃圾分選模塊,垃圾分選模塊選用振動篩,振動篩用于將漂浮物、卵石等分選出來,經過振動篩處理的泥漿流入泥漿池模塊中;
②調理改性系統:
泥漿池模塊中的泥漿經泥漿泵輸送至加藥模塊,加藥模塊選用泥漿分離桶,經過加藥系統把攪拌后的藥劑一和藥劑二泵送至加藥模塊內,泥漿分離桶內的泥漿經過與藥劑一和藥劑二反應調理改性后進行泥水分離,泥漿分離桶內分離后的絮狀濃縮泥漿沉入桶底,然后將絮狀濃縮泥漿排入濃縮泥漿模塊,泥漿分離桶內上層清液排入至余水處理模塊一;
③脫水成固系統:
濃縮泥漿模塊中的泥漿經泥漿泵泵送至泥漿桶后加入藥劑三,泥漿桶中的泥漿再經壓濾泵泵送至壓濾機進行泥水分離,形成泥餅,泥餅經輸送帶輸送至泥餅堆場,余水排入至余水處理模塊二,余水處理模塊二為沉淀池結構;
④余水處理系統:
經過處理后的余水進入混凝反應器,在混凝反應器內所述余水與磁性絮凝劑均勻混合,在混凝劑和助凝劑的作用下,磁性物質與非磁性懸浮物結合,形成微磁絮團;經過混凝反應后,出水流入超磁分離設備,在高磁場的作用下,形成的磁性微絮團由磁盤打撈出水用于微磁絮團與水體的分離,實現固液分離,出水達標后直接排放至排放模塊內即排放至原水體中;由磁盤分離出來的微磁絮團經磁回收系統實現磁性物質和非磁性物質的分離,污泥則進入脫水成固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電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電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840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全向叉車AGV裝置
- 下一篇:河道高效治理清淤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