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紫彩綠點窯變瓷器及其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28352.2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80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8 |
| 發明(設計)人: | 顏松柳;盧曉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德化縣瓷言坊陶瓷工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8/00 | 分類號: | C03C8/00;C04B41/86;C04B35/622;C04B35/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蔡金花 |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紫彩綠點窯變 瓷器 及其 制備 工藝 | ||
本發明屬于陶瓷制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紫彩綠點窯變瓷器及制備工藝。該種紫彩綠點窯變瓷器,在堿性釉中加入含鈣、含鈦、低鐵組成的添加劑,以鈦在堿性釉呈紫紅色的原理為基礎,鈣、低鐵形成綠色的析晶斑點,形成的具有紫紅色顏色基底且紫紅色的色彩具有顏色過渡、變化的窯變效果,同時在紫紅色上均勻分布著直徑在1?3mm的綠色斑點,打破了傳統窯變釉多彩色釉料的特點,紫色和綠色的對比明顯,形成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該種紫彩綠點窯變瓷器使用環保原料,通過兩次變溫、改變燒成氛圍后可實現一次燒制成型,有效降低原料的生產成本,同時燒成溫度低,具有顯著的環保價值,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陶瓷制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紫彩綠點窯變瓷器及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陶瓷制品在我國使用非常廣泛,制備陶瓷的技術也是非常成熟。窯變,主要是指瓷器在燒制過程中,由于窯內溫度發生變化導致其表面釉色發生的不確定性自然變化,制得的窯變釉具有獨特的視覺效果。傳統的窯變釉在制備過程中,對其原料的采用及制備工藝要求較高,稍有不慎制得的窯變釉陶瓷制品其外觀視覺效果差,欣賞性差,達不到市場的要求。
如申請號為CN201811469328.2公開的一種紫彩窯變釉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分散處理,即通過分散劑對氧化鐵、氧化鋅、氧化鈉、龍巖高嶺土和膨潤土進行分散處理,制成了一種紫彩窯變釉,該種紫彩窯變釉為單色的窯變,起突出的是釉面中色彩色深淺的變化,而在窯變釉中多種彩色之間的強烈變化、釉面紋路的是窯變釉中另外一種重要的效果形式,如申請號為CN201810856564.3公開的一種窯變呈紫白色波紋的釉料配方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審美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因此如果能開發出有別于現有的釉面效果的瓷器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要,還能提供一種全新的陶瓷制品,對推動陶瓷產品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此外,在新釉料的環保性在制備過程中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紫彩綠點窯變瓷器及其制備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紫彩綠點窯變瓷器,一種紫彩綠點窯變瓷器,包括設置于陶瓷坯體上的紫彩綠點窯變釉,所述紫彩綠點窯變釉的原料重量組分如下:
長石20-30份、石英10-15份、螢石5-10份、金紅石5-8份、鋰輝石5-8份、白云石3-6份、骨灰1-2份、高膨脹系數助溶劑5-10份、鈦5-10份、鉛丹5-8份、鋅3-5份、氧化鐵3-5份、鈣3-5份、分散劑1-2份。
進一步的,紫彩綠點窯變釉的原料重量組分如下:長石26份、石英11份、螢石8份、金紅石7份、鋰輝石6份、白云石5份、骨灰2份、高膨脹系數助溶劑6份、鈦8份、鉛丹7份、鋅4份、氧化鐵3份、鈣5份、分散劑1份。
進一步的,紫彩綠點窯變釉的原料重量組分如下:長石28份、石英14份、螢石9份、金紅石6份、鋰輝石7份、白云石4份、骨灰1份、高膨脹系數助溶劑6份、鈦6份、鉛丹8份、鋅3份、氧化鐵4份、鈣3份、分散劑1份。
紫彩綠點窯變瓷器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制備陶瓷坯體;
步驟2,按紫彩綠點窯變釉原料組分進行配比稱重,將紫彩綠點窯變釉原料進行濕法球磨,球磨后過500-600目篩,制得彩綠點窯變釉;
步驟3,在陶瓷坯體表面施紫彩綠點窯變釉,等待坯體干燥度為5-8%后將陶瓷坯體放入窯爐中;
步驟4,燒制成型,溫度控制如下:
A預熱升溫,窯爐內在氧化氣氛下,窯爐經2-3小時勻速升溫至600℃;
B升溫燒成,窯爐內轉還原氣氛,以每小時1-3℃的升溫速度升溫至900-950℃溫度,并保溫1-2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德化縣瓷言坊陶瓷工藝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德化縣瓷言坊陶瓷工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83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