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員管控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27890.X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429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邊凱歸;曹崗;黃鐵軍;馬雷;蘇洋;張肖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B17/318 | 分類號: | H04B17/318;H04W4/029;H04W4/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動力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75 | 代理人: | 吳艷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號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員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人員管控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獲取固定設備所感知的兩個移動設備的個體信息和感知時間信息,所述固定設備安裝在固定或移動載體上;根據兩個移動設備的個體信息和感知時間信息確定攜帶所述移動設備的人員是否發生接觸。本發明通過近距離無線感知技術和時間信息來確定各個移動設備是否在短時間內同時接近同一固定設備,由此可以判定移動設備攜帶者之間的近距接觸關系,從而實現人員管控,本方案不依賴傳統的室內外定位信息,也不需要依靠過于精密的電子設備,由此降低了人員管控的成本,并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實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人員管控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近距接觸關系判斷是室內外場所人員管控場景中的核心技術,適用于對風險人員(傳染性病毒攜帶者、危害公共安全潛在人員等)與普通人員之間的距離判斷,在突發事件進行場所人員管控具有強力的技術支持,減少風險人員對普通人員造成的不必要的危害(人員隔離,商業關閉的經濟損失)。然而,具體到室內外場所,由于人員位置信息不容易獲得,且人員位置信息侵犯隱私,近距離接觸關系判斷技術未曾得到廣泛的研究和推廣。
目前近距離接觸關系是基于監控和定位系統的數據來判斷,按照所采用的信號不同可以大致分為兩類:(1)基于攝像頭圖像監控、視覺圖像處理技術。這種技術的缺點在于視覺系統成本較高,分析復雜度較高。(2)基于GPS、Wifi等無線信號的定位技術。這種技術的缺點在于需要在布設信號網,測定信號源位置等,布置及維護成本較高,而且受限于信號質量,定位的誤差可能達10米以上,失去近距離接觸關系判斷的意義。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出現了一些基于視覺技術和激光測距的方法。其中一部分方法要求部署攝像頭和激光設備,這就對系統成本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旦有塵土等污漬污染鏡頭,或者遮擋激光設備,將大大影響該方法的識別率和測距精度。這極大地限制了該方法的應用場景,提高了維護成本。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人員管控方法,包括:
獲取固定設備所感知的兩個移動設備的個體信息和感知時間信息,所述固定設備安裝在固定或移動載體上;
根據兩個移動設備的個體信息和感知時間信息確定攜帶所述移動設備的人員是否發生接觸。
可選地,所述個體信息包括所述移動設備被所述固定設備感知到的信號強度。
可選地,根據兩個移動設備的個體信息和感知時間信息確定攜帶所述移動設備的人員是否發生接觸,包括:
判斷兩個移動設備的感知時間信息之差是否小于時間閾值;
當兩個移動設備的感知時間信息之差小于時間閾值時,判斷兩個移動設備的信號強度之差是否小于強度閾值;
當兩個移動設備的信號強度之差小于強度閾值時,確定攜帶所述移動設備的人員發生接觸。
可選地,根據兩個移動設備的個體信息和感知時間信息確定攜帶所述移動設備的人員是否發生接觸,包括:
根據固定設備的位置信息和兩個移動設備的信號強度和感知時間信息分別確定兩個移動設備的位置信息;
根據兩個移動設備的位置信息確定攜帶移動設備的人員是否發生接觸。
可選地,根據兩個移動設備的位置信息確定攜帶移動設備的人員是否發生接觸,包括:
獲取兩個移動設備在同一時段內的位置信息;
根據兩個移動設備在同一時段內的位置信息確定兩個移動設備間的距離;
根據所述距離確定人員是否發生接觸。
可選地,確定所述移動設備的位置信息后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未經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789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