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5G移動終端的3D圖像渲染命令的傳輸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7237.3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65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邱澤國;蘇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蚌埠珠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10 | 分類號: | H04W24/10;H04W36/00;H04W36/08;H04W36/3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眾智信知識產權事務所 53113 | 代理人: | 湯文旋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移動 終端 圖像 渲染 命令 傳輸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5G移動終端的3D圖像渲染命令的傳輸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由移動終端接收用戶的3D圖像渲染需求,并監聽由第一基站發送的同步信號和系統信息;由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建立X2連接;響應于附著到第一基站,由移動終端監聽由第一基站發送的測量配置消息;響應于接收到測量配置消息,由移動終端確定第一鏈路質量度量門限由移動終端監聽由第二基站發送的同步信號,并由移動終端基于第二基站發送的同步信號確定移動終端與第二基站之間的通信鏈路的鏈路質量度量;由移動終端判斷移動終端與第二基站之間的通信鏈路的鏈路質量度量是否高于第一鏈路質量度量門限;如果判斷高于第一鏈路質量度量門限,則由移動終端向第一基站發送測量報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3D圖像渲染技術領域,特別是關于一種用于5G移動終端的3D圖像渲染命令的傳輸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臺式機和智能手機雖然存在較大的性能分野,但是兩者間一直在互相借鑒,例如操作系統界面都采用了硬件三維加速來強化用戶體驗:豐富元素的表現力以及實現界面的視覺擴展(例如窗口的旋轉切換),而實現這些三維硬件加速的正是許多手機中的GPU,比如Qualcomm(高通)的Adreno、蘋果的PowerVR、ARM的Mali。
現有技術CN108564652B公開了一種高效利用內存的高精度三維重建方法與系統及設備,旨在降低內存占用。本發明的高精度三維重建方法,包括:獲取一幀當前的深度圖像,計算各像素對應的相機坐標系下的三維點和法向量、深度噪聲的標準差和深度梯度;基于深度梯度檢測深度圖中的平面信息,并基于平面信息對深度圖降噪;通過ICP算法配準當前的深度圖和三維模型在前一幀視角下的深度圖,計算相機姿態;分配實際表面附近的體素并通過哈希表檢索已分配的體素,之后將深度圖融合到TSDF模型中;將融合得到的體數據在特定相機姿態下進行光線投影得到表面點云。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5G移動終端的3D圖像渲染命令的傳輸方法及系統,其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5G移動終端的3D圖像渲染命令的傳輸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由移動終端接收用戶的3D圖像渲染需求;由移動終端監聽由第一基站發送的同步信號和系統信息以附著到第一基站,其中,第一基站是使用LTE技術的基站;由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建立X2連接,其中,第二基站是使用5G技術的基站;響應于附著到第一基站,由移動終端監聽由第一基站發送的測量配置消息,其中,測量配置消息是RRC信令,其中,測量配置消息向移動終端指示第一鏈路質量度量門限;響應于接收到測量配置消息,由移動終端確定第一鏈路質量度量門限由移動終端監聽由第二基站發送的同步信號,并由移動終端基于第二基站發送的同步信號確定移動終端與第二基站之間的通信鏈路的鏈路質量度量;由移動終端判斷移動終端與第二基站之間的通信鏈路的鏈路質量度量是否高于第一鏈路質量度量門限;如果判斷移動終端與第二基站之間的通信鏈路的鏈路質量度量高于第一鏈路質量度量門限,則由移動終端向第一基站發送測量報告;響應于接收到測量報告,由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發送通信加入請求;響應于接收到通信加入請求,由第二基站基于以下公式計算第二基站的負載余量:
b(U)=SU-3
其中,Wload是第二基站的負載余量,U是當前已經與第二基站建立通信連接的無線終端的數量,s為以符號為單位的計算周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蚌埠珠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蚌埠珠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72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彩色圖像和單色圖像的圖像處理
- 圖像編碼/圖像解碼方法以及圖像編碼/圖像解碼裝置
- 圖像處理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圖像讀取裝置、圖像處理方法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形成設備、圖像形成系統和圖像形成方法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