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診脈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7096.5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38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鮑淵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掌門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2 | 分類號: | A61B5/02;A61B5/00;A61B90/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萬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周建華 |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診脈 裝置 | ||
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診脈裝置,所述診脈裝置包括機殼、臂托、臂托移動組件、傳感器、傳感器移動組件以及控制模塊;臂托移動組件、傳感器移動組件以及所述控制模塊均設置在所述機殼上;臂托設置在所述臂托移動組件上;所述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傳感器移動組件上;所述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臂托移動組件、所述傳感器以及所述傳感器移動組件電連接。通過所述臂托移動組件調節所述臂托的前后左右移動;通過所述傳感器移動組件調節所述傳感器的上下移動,進而將所述傳感器調整到人體手腕位置。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診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診脈裝置。
背景技術
診脈是通過按觸人體不同部位的脈搏,以體察脈象變化的切診,臨床上主要掌握脈診的時間、病人的體位,醫生的指法和指力輕重,每次按脈時間,以每側脈搏跳動不少于50次為限,同時要了解健康人脈象的變化情況,才能正確地進行脈診。
隨著科技的發展,有了診脈儀的出現。脈診儀的用途主要體現在實現了中醫脈診客觀化。脈診是中醫診斷學四診之一,是一種獨特的診斷方法。它主要是利用手指的感覺來分析脈搏的“位、數、形、勢”等特征,借以判斷臟腑的功能狀態,從而實現無創診斷的目的,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著積極的意義。
現有的診脈儀主要是通過傳感器采集人體的脈搏信號信息,針對該脈搏信號信息進行分析處理,進而達到診脈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診脈裝置。
根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診脈裝置,該診脈裝置包括機殼、臂托、臂托移動組件、傳感器、傳感器移動組件以及控制模塊;
所述臂托移動組件、所述傳感器移動組件以及所述控制模塊均設置在所述機殼上;
所述臂托設置在所述臂托移動組件上;
所述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傳感器移動組件上;
所述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臂托移動組件、所述傳感器以及所述傳感器移動組件電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機殼的內部還設置有攝像裝置,所述機殼的外部設置有顯示裝置,所述攝像裝置分別與所述控制模塊、所述顯示裝置電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臂托移動組件包括Y軸移動組件和X軸移動組件;
所述臂托設置在所述Y軸移動組件上;
所述Y軸移動組件設置在所述X軸移動組件上;
所述X軸移動組件設置在所述機殼的底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Y軸移動組件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一驅動模塊,所述Y軸移動組件還包括第一傳動組件以及第一移動組件;
所述第一驅動模塊、所述第一傳動組件、所述第一移動組件順次連接;
所述臂托設置在所述第一移動組件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動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臂托前側的至少一個第一滑桿,以及設置在所述臂托后側的至少一個第一滑桿。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X軸移動組件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二驅動模塊,所述X軸移動組件還包括第二傳動組件以及第二移動組件;
所述第二驅動模塊、第二傳動組件、第二移動組件順次連接;
所述Y軸移動組件設置在所述第二移動組件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動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臂托左下部的至少一個第二滑桿,以及設置在所述臂托右下部的至少一個第二滑桿。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傳感器移動組件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三驅動模塊,以及與所述第三驅動模塊連接的第三移動組件,所述第三移動組件安裝于所述機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掌門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掌門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709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人體呼出氣體檢測系統
- 下一篇:一種可輔助更衣的輪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