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兒童鼻中隔偏曲矯正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26586.3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32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馮曉;馮柯;李冠華;張彤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F5/08 | 分類號: | A61F5/08;A61B3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趙紅霞 |
| 地址: | 475001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兒童 鼻中隔 矯正 | ||
1.一種兒童鼻中隔偏曲矯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兒童鼻中隔偏曲矯正器包括:
頭部固定帶、提拉帶及鼻部固定器;
所述提拉帶上端與頭部固定帶中間固定連接,所述鼻部固定器粘接在提拉帶下端外側;
所述提拉帶采用彈性皮筋材質;
所述鼻部固定器采用親膚膠帶,親膚膠帶將彈性皮筋材質的提拉帶固定在鼻尖上側;親膚膠帶固定在外鼻鼻翼及提拉帶下方;
所述頭部固定帶兩端采用海綿夾心粘扣固定;
所述兒童鼻中隔偏曲矯正器安裝方法具體包括:
步驟一,通過CT對鼻中隔偏曲兒童的頭部和鼻中隔進行CT掃描,并將掃描結果傳輸到醫用三維軟件中;
步驟二,通過醫用三維軟件對掃描后的CT圖像進行鼻中隔-鼻側軟骨三維圖像重建和對各項參數進行自動分析;
步驟三,在圖像重建完成及分析完成后,選擇對圖像及分析結果進行打印;
步驟四,醫務人員根據打印的圖像及分析結果制定矯正方案;
步驟五,根據矯正方案確定兒童鼻中隔偏曲矯正器中頭部固定帶、提拉帶及鼻部固定器的具體長度尺寸和力度,在矯正過程中通過復查鼻中隔CT隨訪鼻中隔發育情況,根據鼻中隔發育情況定期調整牽引的力度和方向;
步驟六,將提拉帶下端粘貼在鼻部固定器內側,將鼻部固定器粘貼在鼻部表面,使得提拉帶位于鼻尖上側,將頭部固定帶通過兩端的海綿夾心粘扣固定;
所述各項參數包括鼻中隔-鼻側軟骨厚度、總面積、可移動的鼻中隔軟骨面積、背側長度、尾側長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鼻中隔偏曲矯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中隔-鼻側軟骨三維圖像重建的重建方法具體如下:
第一步,將鼻中隔偏曲兒童的鼻中隔CT掃描的數據導入Mimics?16.0軟件;
第二步,以系統默認的軟組織窗口設定閾值范圍進行軟骨的自動選擇,并以彩色遮罩顯示出被選中的軟骨;
第三步,使用3D?calculation命令對軟骨進行三維重建,生成鼻中隔-鼻側軟骨的三維數字模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鼻中隔偏曲矯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兒童鼻中隔偏曲矯正器在安裝之前,先采用兒童鼻中隔偏曲檢測系統對兒童鼻中隔偏曲狀態進行檢測分析,所述兒童鼻中隔偏曲檢測系統具體包括:
鼻中隔掃描模塊,與中央控制模塊連接,鼻中隔掃描模塊包括CT,CT對鼻中隔偏曲兒童的頭部進行CT掃描;
鼻中隔三維重建模塊,與中央控制模塊連接,將鼻中隔偏曲兒童的頭部CT掃描的數據導入醫用三維軟件中,并對軟骨進行三維重建;
鼻中隔三維分析模塊,與中央控制模塊連接,使用醫用三維軟件對鼻中隔-鼻側軟骨進行厚度、總面積、可移動的鼻中隔軟骨面積、背側長度、尾側長度分析;
打印模塊,與中央控制模塊連接,包括彩色打印機,將鼻中隔-鼻側軟骨圖像及分析結構進行打印;
中央控制模塊,與鼻中隔掃描模塊、鼻中隔三維重建模塊、鼻中隔三維分析模塊、打印模塊連接,用于通過控制CT機對鼻中隔偏曲兒童的頭部進行CT掃描,并將CT掃描結果傳輸到醫用三維軟件中對掃描的鼻中隔-鼻側軟骨進行三維的重建和對各項參數進行自動分析,并且對分析完成的圖像進行彩色打印,為醫務人員制定鼻中隔矯正方案提供依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兒童鼻中隔偏曲矯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兒童鼻中隔偏曲檢測系統還包括:
支持模塊,與鼻中隔掃描模塊、鼻中隔三維重建模塊、鼻中隔三維分析模塊、打印模塊、中央控制模塊、顯示模塊以及電源模塊連接,用于實現各模塊的組合;
顯示模塊,與中央控制模塊連接,用于顯示重建的三維圖像和分析結果;
電源模塊,與鼻中隔掃描模塊、鼻中隔三維重建模塊、鼻中隔三維分析模塊、打印模塊、中央控制模塊、顯示模塊以及支持模塊連接,用于為各模塊提供電力支持。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兒童鼻中隔偏曲矯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兒童鼻中隔偏曲檢測系統還包括有預處理模塊,所述預處理模塊用于接收鼻中隔掃描模塊掃描的CT圖像的數據信號,對信號進行濾波后讀取圖片內容,并增強圖像區塊對比效果,對圖像各區塊進行分割,并精細化處理,生成矢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大學,未經河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658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