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確定車輛駕駛風險的方法、裝置、介質及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5865.8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01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侯琛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16 | 分類號: | G08G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聯鼎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甄偉軍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確定 車輛 駕駛 風險 方法 裝置 介質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確定車輛駕駛風險的方法、裝置、計算機可讀介質及電子設備。該方法包括:獲取目標道路的道路參數,以及所述目標道路中各個車輛的行駛參數,所述行駛參數包括車輛定位信息;根據所述各個車輛的車輛定位信息,確定目標車輛與參考車輛之間的中間車輛的分布參數;基于所述目標道路的道路參數、所述目標車輛的行駛參數、所述參考車輛的行駛參數、以及所述中間車輛的分布參數,確定所述目標車輛與所述參考車輛之間的駕駛風險值。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提高對確定車輛之間駕駛風險值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計算機及安全輔助駕駛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確定車輛駕駛風險的方法、裝置、計算機可讀介質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在交通場景中,比如在同一車道,各車輛之間的駕駛風險的測算場景,通常是根據車輛的行駛參數和車輛所在道路的道路參數,通過駕駛風險的計算模型來直接計算各車輛之間的駕駛風險值,然而,如何能夠提高對確定車輛之間駕駛風險值的準確性是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確定車輛駕駛風險的方法、裝置、計算機可讀介質及電子設備,進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對確定車輛之間駕駛風險值的準確性。
本申請的其他特性和優點將通過下面的詳細描述變得顯然,或部分地通過本申請的實踐而習得。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確定車輛駕駛風險的方法,包括:獲取目標道路的道路參數,以及所述目標道路中各個車輛的行駛參數,所述行駛參數包括車輛定位信息;根據所述各個車輛的車輛定位信息,確定目標車輛與參考車輛之間的中間車輛的分布參數;基于所述目標道路的道路參數、所述目標車輛的行駛參數、所述參考車輛的行駛參數、以及所述中間車輛的分布參數,確定所述目標車輛與所述參考車輛之間的駕駛風險值。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確定車輛駕駛風險的裝置,包括:第一獲取單元,被用于獲取目標道路的道路參數,以及所述目標道路中各個車輛的行駛參數,所述行駛參數包括車輛定位信息;第一確定單元,被用于根據所述各個車輛的車輛定位信息,確定目標車輛與參考車輛之間的中間車輛的分布參數;第二確定單元,被用于基于所述目標道路的道路參數、所述目標車輛的行駛參數、所述參考車輛的行駛參數、以及所述中間車輛的分布參數,確定所述目標車輛與所述參考車輛之間的駕駛風險值。
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確定單元包括:輸入單元,被用于將所述目標道路的道路參數、所述目標車輛的行駛參數、以及所述參考車輛的行駛參數輸入駕駛風險模型,得到所述目標車輛與所述參考車輛之間的初始駕駛風險值;修正單元,被用于基于所述中間車輛的分布參數對所述初始駕駛風險值進行修正,得到所述目標車輛與所述參考車輛之間的駕駛風險值。
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輸入單元配置為:通過所述各個車輛的車輛定位信息,計算所述目標車輛、所述參考車輛、以及所述中間車輛之間各相鄰車輛之間的距離;在所述各相鄰車輛之間的距離均小于預設的駕駛安全距離時,將所述目標道路的道路參數、所述目標車輛的行駛參數、以及所述參考車輛的行駛參數輸入駕駛風險模型,得到所述目標車輛與所述參考車輛之間的初始駕駛風險值。
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中間車輛的分布參數包括中間車輛數量,所述修正單元配置為:基于所述中間車輛的分布參數確定修正系數,所述修正系數與所述中間車輛數量負相關;基于所述修正系數對所述初始駕駛風險值進行修正。
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中間車輛的分布參數還包括第一距離與第二距離的比值,所述第一距離為所述目標車輛與其相鄰的中間車輛之間的距離,所述第二距離為所述參考車輛與其相鄰的中間車輛之間的距離,所述修正系數與所述比值正相關。
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修正單元配置為:獲取與所述目標道路對應的基本修正系數;通過所述中間車輛的分布參數對所述基本修正系數進行校正,得到修正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586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