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局域網收發數據的方法、終端和系統及網絡接入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25222.3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858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昊;謝芳;廖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2 | 分類號: | H04W24/02;H04W24/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世***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 局域網 收發 數據 方法 終端 系統 網絡 接入 設備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無線局域網收發數據的方法、終端和系統及網絡接入設備,無線局域網收發數據的方法包括:配置參數MaxBuffer;終端計算本地緩存待發送的數據量,當數據量大于或等于MaxBuffer時,向網絡接入設備發送請求信令;網絡接入設備接收到請求信令后,讀取請求信令中的參數,根據讀取到的參數確認終端是否使用多鏈路,并向終端發送包含確認終端是否使用多鏈路的響應信令;終端接收到響應信令后,讀取響應信令中的參數,根據讀取到的參數及本地的能力參數進行數據收發。本申請能根據業務數據的檢測和網絡的鏈路狀態,動態的進行多鏈路配置,在保證高速率業務的同時,來合理的請求無線資源,保證業務數據傳輸的同時,避免了資源浪費。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線局域網收發數據的方法、終端和系統及網絡接入設備。
背景技術
802.11be網絡,也稱為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EHT)網絡,通過一系列系統特性和多種機制增強功能以實現極高的吞吐量。隨著無線局域網(WLAN)的使用持續增長,對于在許多環境(例如家庭,企業和熱點)中提供無線數據服務越來越重要。特別是,視頻流量將繼續是許多WLAN部署中的主要流量類型。由于出現了4k和8k視頻(20 Gbps的未壓縮速率),這些應用的吞吐量要求正在不斷發展。諸如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游戲,遠程辦公室和云計算之類的新型高吞吐量,低延遲應用程序將會激增(例如,實時游戲的延遲低于5毫秒)。
鑒于這些應用程序的高吞吐量和嚴格的實時延遲要求,用戶期望通過WLAN支持其應用程序時,吞吐量更高,可靠性更高,延遲和抖動更少,電源效率更高。用戶期望改進與時敏網絡(TSN)的集成,以支持異構以太網和無線LAN上的應用程序。802.11be網絡旨在通過進一步提高總吞吐量和降低延遲來確保WLAN的競爭力,同時確保與舊版技術標準向后兼容和共存。在2.4 GHz,5 GHz和6 GHz頻段運行的802.11兼容設備。
發明內容
即使是需要高速率進行數據傳輸的終端,也并不是時時都在執行高速率傳輸需求的業務。比如手機或電腦在進行高清視頻傳輸的時候,可能需要極高的數據傳輸速率,然而在其他時候,并不需要有高速傳輸數據的資源,如果不能動態的進行數據傳輸鏈路的管理,那么無線資源的使用率并不能如預期提高,相反還會造成極大的浪費。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無線局域網收發數據的方法,該方法包括:配置參數MaxBuffer,所述MaxBuffer是用于判斷終端是否需要多鏈路進行數據傳輸的數據量閾值;終端計算本地緩存待發送的數據量,當數據量大于或等于MaxBuffer時,向網絡接入設備發送請求信令;網絡接入設備接收到請求信令后,讀取請求信令中的參數,根據讀取到的參數確認終端是否使用多鏈路,并向終端發送包含確認終端是否使用多鏈路的響應信令;終端接收到響應信令后,讀取響應信令中的參數,根據讀取到的參數及本地的能力參數進行數據收發。
示例性地,終端可以在本地配置參數MaxBuffer,或者從網絡接入設備中接收其配置的參數MaxBuffer。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52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粒子群的PCB板貼片方法
- 下一篇:棉層輸送機構及皮棉清理機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