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遙感紋理信息確定方法、裝置、終端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5195.X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76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顯巨;陳偉濤;王圣;王力哲;陳占龍;陳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鞠永帥 |
| 地址: | 43007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遙感 紋理 信息 確定 方法 裝置 終端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遙感紋理信息確定方法、裝置、終端及存儲介質,所述遙感紋理信息確定方法包含:獲取立體遙感圖像對,基于所述立體遙感圖像對生成數字地形模型;基于所述數字地形模型獲得坡度圖像,其中,所述坡度圖像的各個像元對應有坡度值;基于所述坡度圖像中各個像元對應的坡度值,分別確定各個所述像元的灰度值,生成相應的灰度圖像;基于所述灰度圖像獲得紋理特征信息。本發明提取的紋理特征/信息更加準確、精細,使得基于該紋理特征/信息作出的分類的精度得到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遙感信息處理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遙感紋理信息確定方法、裝置、終端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露天礦區地物具有高度落差大、復雜多樣且地表形態變化劇烈等特征,在露天礦區地物遙感分類中,地形特征能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傳統的紋理信息確定方式并未充分利用地形特征,使得傳統的遙感紋理信息分類表征模型無法精準地刻畫礦區這些地表采礦系統要素特征,制約了遙感分類精度的提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現有的紋理信息確定方式并未充分利用地形特征,制約了遙感分類精度的提升。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遙感紋理信息確定方法,包括:
獲取立體遙感圖像對,基于所述立體遙感圖像對生成數字地形模型;基于所述數字地形模型獲得坡度圖像,其中,所述坡度圖像的各個像元對應有坡度值;基于所述坡度圖像中各個像元對應的坡度值,分別確定各個所述像元的灰度值,生成相應的灰度圖像;基于所述灰度圖像獲得紋理特征信息。
通過具有實際地理意義的像元的坡度值,確定像元的灰度值,使得各個像元的灰度值本身以及形成的灰度圖像具有實際的地理意義和物理意義,基于此提取的紋理特征/信息更加準確、精細,進而提升基于該紋理特征/信息作出的分類的精度。
可選地,所述基于所述坡度圖像中各個像元對應的坡度值,分別確定各個所述像元的灰度值,生成相應的灰度圖像包括:
獲取預設坡度等級與灰度值的第一對應關系,其中,所述預設坡度等級具有對應的坡度區間范圍,所述預設坡度等級的數量與待生成的灰度圖像的灰度級相等;基于所述坡度圖像中各個像元的坡度值落入的坡度區間范圍,確定各個所述像元的坡度值所屬的預設坡度等級;基于各個所述像元的坡度值所屬的預設坡度等級,以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各個所述像元的灰度值。
可選地,所述基于所述灰度圖像獲得紋理特征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數字地形模型獲得坡向圖像,其中,所述坡向圖像的各個像元對應有坡向值;基于所述坡向圖像中各個像元的坡向值,確定所述灰度圖像相應位置的像元的紋理方向;基于所述灰度圖像,獲得所述灰度圖像中各個像元在各自的紋理方向上的灰度共生矩陣;基于所述灰度共生矩陣獲得紋理特征信息。
可選地,所述基于所述坡向圖像中各個像元的坡向值,確定所述灰度圖像相應位置的像元的紋理方向包括:
獲取預設的坡向區間范圍與紋理方向的第二對應關系;基于所述坡向圖像中各個像元的坡向值落入的坡向區間范圍,以及所述第二對應關系,確定所述灰度圖像相應位置的像元的紋理方向。
可選地,所述第二對應關系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當坡向區間范圍為[0°,22.5°]∪(157.5°,202.5°]∪(337.5°,360°]時,對應的紋理方向為90°;
當坡向區間范圍為(22.5°,67.5°]∪(202.5°,247.5°]時,對應的紋理方向為45°;
當坡向區間范圍為(67.5°,112.5°]∪(247.5°,292.5°]時,對應的紋理方向為0°;
當坡向區間范圍為(112.5°,157.5°]∪(292.5°,337.5°]時,對應的紋理方向為1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519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