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MBR-MD耦合膜的O-M-A/A脫氮除磷裝置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4966.3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03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賴信可;賴志鵬;盧鳳華;張遠斌;李俊賢;莊燁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3/30;C02F3/12;C02F1/44;C02F101/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洋 |
| 地址: | 3640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mbr md 耦合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基于MBR-MD耦合膜的O-M-A/A脫氮除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進水裝置;
入口與所述進水裝置出口相連的超細格柵;
超細格柵出口分別與好氧池和切換式厭氧/缺氧池相連;
設置于所述好氧池底部的微孔曝氣盤;
入口與所述好氧池出口相連的MBR-MD耦合膜;
MBR-MD耦合膜通過產水真空泵與切換式厭氧/缺氧池相連;
所述切換式厭氧/缺氧池設置有懸浮填料;
所述MBR-MD耦合膜包括:
耦合膜組器、設置于所述耦合膜組器下部的集氣管、設置于所述耦合膜組器上部的集水管;所述耦合膜組器包括MBR膜和設置于所述MBR膜內部的脫氧膜;設置于所述集氣管下部的膜吹掃曝氣裝置、用于對所述耦合膜組器進行鼓風的鼓風機、與所述集水管相連的產水真空泵、所述集氣管通過脫氣真空泵與所述好氧池底部的微孔曝氣盤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氧膜為有機膜或無機膜;所述脫氧膜為中空纖維膜或平板膜;所述脫氧膜的孔徑為0.01~0.03μm;所述MBR膜的直徑為1~3mm,孔徑為0.03~0.4μm;所述膜吹掃曝氣裝置為穿孔管;
所述脫氧膜采用的脫氧方式為:氣體吹掃、負壓抽吸或氣體吹掃與負壓抽吸結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R-MD耦合膜中:膜吹掃曝氣裝置通過集氣管曝氣使膜絲抖動并沖刷膜絲表面;所述穿孔管的孔徑優選為3~8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浮填料為球形懸浮填料,所述超細格柵的規格具體為1~5mm;所述微孔曝氣盤的孔徑為0.22~100μ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R-MD耦合膜中脫氧膜膜絲內徑尺寸范圍為0.1~0.3mm,外徑尺寸范圍為0.2~0.4mm;所述MBR膜膜絲內徑尺寸范圍為0.8~1.1mm,外徑尺寸范圍為0.9~1.2mm。
6.一種基于MBR-MD耦合膜的O-M-A/A脫氮除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水經過超細格柵過濾后按比例分別流入好氧池和切換式厭氧/缺氧池;
部分污水在好氧池中的好氧硝化菌作用下進行硝化反應將氨氮轉化為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消化液流入MBR-MD耦合膜;
硝化液經外層MBR膜過濾后進入內層,在內層脫氧膜作用下,氣體分子再抽至好氧池的微孔曝氣盤,而經過脫氧后的硝化液被抽入厭氧/缺氧池;
另一部分污水進入厭氧/缺氧池為反硝化聚磷菌提供碳源和磷,在厭氧條件下反硝化聚磷菌吸收碳源,完成釋磷同時獲得能量;脫氧硝化液的進入,反硝化聚磷菌再在缺氧條件以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為電子受體,利用厭氧條件下獲取的能量在吸磷的同時將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還原為氮氣,實現同步脫氮除磷。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換式厭氧/缺氧池具體是通過脫氧后的硝化液的流入時間來控制實現厭氧和缺氧環境的切換:厭氧/缺氧區無曝氣裝置,在脫氧后的硝化液流入前,該反應池無分子態氧也無化合態氧,為厭氧環境,脫氧后的硝化液流入后,隨著化合態氧的進入,該反應池變為缺氧環境。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氣體分子再抽至好氧池的微孔曝氣盤具體為:氣體分子在負壓/分壓作用下被脫氣真空泵抽出/吹掃收集至所述集氣管,再抽至好氧池的微孔曝氣盤;
所述脫氧后的硝化液被抽入厭氧/缺氧池具體為:脫氧后的硝化液被由產水真空泵抽入厭氧/缺氧池。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時間為6~10h;另一部分污水進入厭氧/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時間為2~4h;所述脫氧硝化液的進入厭氧/缺氧池后的水力停留時間為3~6h;
污水經過脫氮除磷處理后,上清液從厭氧/缺氧區溢流排出。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氧膜內部由鼓風機進氣和脫氣真空泵抽吸的共同作用下在脫氧膜內部形成極低的氧負壓,污水中氧分子在較高的氧分壓作用下被壓進脫氧膜內部,完成脫氧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496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效動態N-甲基咪唑合成純化新技術
- 下一篇:一種汽車零配件烤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