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下空間模型循環爆破試驗預埋炮孔及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4944.7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578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士海;宮嘉辰;劉閩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僑大學 |
| 主分類號: | F42D1/00 | 分類號: | F42D1/00;F42D1/08;F42D3/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張迪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空間 模型 循環 爆破 試驗 預埋炮孔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下空間模型循環爆破試驗預埋炮孔及制作方法,所述預埋炮孔具體包括圓柱形炮孔以及多個沿所述圓柱形炮孔的徑向中心對稱設置且與所述圓柱形炮孔的外邊緣固定連接的翼板;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預埋炮孔的底部的封口鋁板,所述圓柱形炮孔沿豎直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封口鋁板內;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預埋炮孔的頂部開口處的薄膠帶紙。應用本技術方案可實現減小試驗誤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下空間模型爆破試驗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地下空間模型循環爆破試驗預埋炮孔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通過地下空間模型試驗進行爆破力學模型試驗,循環爆破試驗是在掌子面破炮孔中采用非炸藥藥卷裝置模擬循環爆破試驗,進而探討循環爆破對地下隧道的影響等問題。
現有循環爆破試驗缺點:
(1)爆破試驗在沒有預埋炮孔的保護下容易導致隧道掌子面崩壞和現挖炮孔塌孔,導致循壞爆破次數較少,試驗無法得到爆破地震波等因素對圍巖的一系列影響。
(2)手工掏炮孔作為爆腔,隨著爆破試驗的進行,爆腔不斷擴大導致爆腔與炸藥之間空隙不斷增大,炮孔尺寸發生變化,需要多次手工掏炮孔,操作麻煩,導致爆源與預埋傳感器的位置發生變化,具有較大的試驗誤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地下空間模型循環爆破試驗預埋炮孔及制作方法,有利于減小地下模型試驗的測量誤差,而且能大大節約爆破試驗操作時間。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下空間模型循環爆破試驗預埋炮孔,所述預埋炮孔具體包括圓柱形炮孔以及多個沿所述圓柱形炮孔的徑向中心對稱設置且與所述圓柱形炮孔的外邊緣固定連接的翼板;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預埋炮孔的底部的封口鋁板,所述圓柱形炮孔沿豎直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封口鋁板內;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預埋炮孔的頂部開口處的薄膠帶紙。
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翼板之間間隔120°設置。
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封口鋁板具體為0.5mm厚的正方形封口鋁板。
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圓柱形炮孔由0.2mm厚的薄鋁板焊接形成。
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翼板的厚度為0.5mm。
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翼板為長方形翼板。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地下空間模型循環爆破試驗預埋炮孔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炮孔選取薄鋁板焊接成圓柱形炮孔;
(2)圓柱形炮孔的底部焊接封口鋁板;
(3)圓柱形炮孔外邊緣間隔120°焊接三塊翼板;
(4)炮孔安裝和使用步驟:模型體內精確定位炮孔位置,在巖體中預埋炮孔和翼板,炮孔開口側用薄膠帶紙進行封堵,防止澆筑過程中材料灌入炮孔中;
使用炮孔前,將炮孔開口側的膠帶捅破,插入非炸藥藥卷裝置進行爆破。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下空間模型循環爆破試驗預埋炮孔及制作方法,外伸翼板和正方形的封口鋁板嵌入模型中,保證炮孔在模型澆筑和爆破過程中不發生偏移;澆筑過程中預埋炮孔兩側封堵,防止澆筑過程中材料灌入炮孔中。預埋炮孔壁厚較薄,爆炸能量幾乎不發生衰減,保證了掌子面附近圍巖的爆破試驗效果。循環爆破試驗過程中炮孔可循環使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保證炮孔尺寸不變,非炸藥藥卷裝置與預埋炮孔之間的空隙保持不變,爆源與預埋傳感器的距離固定,減少模型試驗的測量誤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地下空間模型循環爆破試驗預埋炮孔的正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僑大學,未經華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494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鈑金控制柜
- 下一篇:通過相鄰監測點間坐標變化而測定位移量的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