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極管生產用模壓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4824.7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90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邱瓊娥 | 申請(專利權)人: | 邱瓊娥 |
| 主分類號: | B29C43/18 | 分類號: | B29C43/18;B29C43/32;B29C43/34;B29C43/50;B29C43/56;B29C31/04;B29C33/14;B29C3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極管 生產 模壓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二極管生產用模壓設備,其結構包括風罩、負壓風機、環氧膠罐、底架、操作平臺、左油缸、模壓封裝裝置、支架傳送裝置、右油缸,本發明具有的效果:通過支架傳送裝置能夠逐個自動將固定完畢的LED支架傳送至模壓封裝裝置,使LED支架垂直置于模壓封裝裝置中心位置,LED支架完成環氧封裝后被脫膜帶出,未完成封裝的LED支架則進入裝置再次封裝,在左油缸和右油缸的控制下模壓封裝裝置能夠完成脫膜和合模作業,合模時負壓風機對模壓封裝裝置抽真空,使環氧膠罐內部的液態環氧樹脂在真空狀態下,進入模具內部并且由下向上漫延,液態環氧樹脂在成型腔內部上升至限定位置后自動停止并固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光二極管模壓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種二極管生產用模壓設備。
背景技術
發光二極管是一種常用的發光器件,通過電子與空穴復合釋放能量發光,它在照明領域應用廣泛,發光二極管可高效地將電能轉化為光能,在現代社會具有廣泛的用途,如照明、平板顯示、醫療器件等,發光二極管的封裝主要有點膠、灌封、模壓三種,現有的發光二極管模壓封裝設備在操作中需要手動將支架逐個放進模具內進行環氧封裝,效率低,人工成本較高,且手動操作過程中支架容易被灰塵污染,使發光二極管封裝后易產生黑點,因此需要研制一種二極管生產用模壓設備,以此來解決現有的發光二極管模壓封裝設備在操作中需要手動將支架逐個放進模具內進行環氧封裝,效率低,人工成本較高,且手動操作過程中支架容易被灰塵污染,使發光二極管封裝后易產生黑點的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二極管生產用模壓設備,其結構包括風罩、負壓風機、環氧膠罐、底架、操作平臺、左油缸、模壓封裝裝置、支架傳送裝置、右油缸,所述的底架頂部設有操作平臺,所述的操作平臺和底架相扣合,所述的底架內部中心位置設有環氧膠罐,所述的環氧膠罐頂端朝上垂直安裝在操作平臺底部,所述的環氧膠罐底端設有風罩,所述的風罩和環氧膠罐相扣合,所述的風罩內部設有負壓風機,所述的負壓風機安裝在風罩內部,所述的操作平臺頂部設有模壓封裝裝置,所述的模壓封裝裝置垂直安裝在操作平臺上,所述的模壓封裝裝置兩側呈軸對稱結構設有左油缸和右油缸,所述的左油缸和右油缸與操作平臺相互平行并且首端與模壓封裝裝置相配合,所述的操作平臺后端設有支架傳送裝置,所述的支架傳送裝置垂直安裝在操作平臺并且與模壓封裝裝置相配合。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模壓封裝裝置由右模具、左模具、限位滑軌、左伸縮抽氣管、合模注膠機構、自動注膠管、右伸縮抽氣管組成,所述的限位滑軌頂部呈軸對稱結構設有左模具和右模具,所述的左模具和右模具與限位滑軌采用滑動配合,所述的左模具頂部設有左伸縮抽氣管,所述的左伸縮抽氣管和左模具連接,所述的右模具頂部設有右伸縮抽氣管,所述的右伸縮抽氣管和右模具連接,所述的左模具和右模具底部對應設置有一根自動注膠管,所述的左模具和右模具之間設有合模注膠機構,所述的合模注膠機構通過自動注膠管與左模具和右模具配合。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合模注膠機構由左注膠腔、抽膠管、右注膠腔、右注膠接頭、左注膠接頭組成,所述的左注膠腔和右注膠腔之間設有抽膠管,所述的抽膠管頂端呈軸對稱結構設有左注膠接頭和右注膠接頭,所述的左注膠接頭和右注膠接頭與抽膠管連接,所述的左注膠接頭和右注膠接頭分別與左注膠腔和右注膠腔采用滑動配合。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自動注膠管由單向注膠機構、上腔室、管體、下腔室、螺旋電加熱絲、進膠口組成,所述的管體內部由上而下設有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的上腔室和下腔室與管體為一體化結構,所述的管體底端外壁上設有進膠口,所述的進膠口與管體為一體化結構,所述的管體內壁上設有螺旋電加熱絲,所述的螺旋電加熱絲和管體采用過盈配合,所述的管體內部設有單向注膠機構,所述的單向注膠機構垂直安裝在管體內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邱瓊娥,未經邱瓊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482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混凝土添加劑減水劑制取工藝
- 下一篇:一種防錨損傷的海底管線保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