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短路接地監測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4550.1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243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春棟;王冠淇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天創電氣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9/145 | 分類號: | G01R19/145;G01R31/6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悅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曉航 |
| 地址: | 06256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短路 接地 監測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智能短路接地監測裝置,包括驗電模塊,主模塊、短路接地裝置副模塊以及短路接地棒,驗電模塊包括工作頭,驗電電路和報警器;其特征在于,當工作頭與線路接觸時,驗電電路會對線路是否帶電進行檢測,如果線路沒有帶電,則進行接下來的操作,如果帶電,報警器會報警,提示操作人員該線路帶電;
所述主模塊包括微控制器,RFID掃描儀,人體傳感器,GPRS通信與GNSS定位模組,供電及輔助系統,指示與告警系統以及天線系統;
短路接地棒與短路接地線相連構成短路接地裝置,短路接地棒的線路端線夾與RFID有源標簽相連構成智能短路接地裝置副模塊;
一套智能短路接地監測裝置配套三個短路接地裝置副模塊,三個短路接地裝置副模塊分別安裝在與三相輸電線路連接的短路接地棒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短路接地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接地棒包括鉤體,設置在鉤體上的線夾,副模塊安裝槽,電池安裝槽,副模塊安裝槽內安置副模塊的電路板,電池安裝槽內安置紐扣電池,鉤體上還設有固定柱,固定柱上安裝聯動開關,鉤體上帶有螺絲孔和固定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智能短路接地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聯動開關和線路端線夾的連接狀態相關聯,副模塊的電路板直接與鉤體相連接,當線路端線夾與線路緊密相連,聯動開關閉合,RFID有源標簽輸出開關量的閉合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智能短路接地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體傳感器為毫米波雷達人體傳感器,毫米波雷達人體感應器通過通用數字輸入輸出端口與微控制器通用數字輸入輸出端口通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智能短路接地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RFID掃描儀通過通用異步串行收發器將各個RFID有源標簽的信息上傳給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在獲取到所有短路接地棒均與線路緊密相連的信息后,讀取毫米波雷達人體傳感器的數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智能短路接地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毫米波雷達人體傳感器包括雷達和配備的雷達罩。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智能短路接地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雷達的數量為兩個,兩個雷達對置安裝,實現280度以上覆蓋。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智能短路接地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RFID掃描儀和微控制器通過通用異步收發傳輸器與微控制器通用異步收發傳輸接口通信;
毫米波雷達人體感應器通過通用數字輸入輸出端口與微控制器通用數字輸入輸出端口通信;
微控制器通過通用異步收發傳輸器與GPRS通信與GNSS定位模組通信;
微控制器通過通用數字輸入輸出端口與告警系統開關信號輸入接口連接;
GPRS通信與GNSS定位模組通過I-PEX射頻連接器與天線系統相連。
9.一種智能短路接地監測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當智能短路接地監測裝置從倉庫中被拿出時,后臺監測到智能短路接地裝置離開倉庫區域,自動激活定位系統,從而實現對智能短路接地裝置實時的定位,并把運動軌跡以及所處位置信息實時的上傳到后端,記錄并保存相關信息,保證后期裝置的找回;
S2、當線路端線夾與線路掛接牢靠后,線路端線夾上的聯動開關會在物理接觸成功之后,通過RFID有源標簽將數據上傳至RFID掃描儀,RFID掃描儀通過通用異步串行收發器接收有源標簽的相關數據,并把掛接信息上傳到后端,在終端上顯示出相應的信息;
只有當掃描到全部三個有源標簽均指示線路端線夾與線路掛接牢靠時,進入步驟3,否則繼續等待數據;
S3、三個有源標簽均指示線路端線夾與線路掛接牢靠之后,倒計時5分鐘,五分鐘結束之后打開人體傳感器,如果人體傳感器探測到有人員靠近施工區域,則觸發報警,并把報警信息上傳到后端,在終端上會顯示出相應的信息,直到人體傳感器探測范圍內沒有人存在;
S4、在進行以上步驟的同時,微控制器持續收集人體傳感器數據,RFID有源標簽數據,定位數據并通過GPRS通信模組無線傳輸。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智能短路接地監測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為Android系統手機或后臺控制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天創電氣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河北天創電氣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455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