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控病毒病傳播的百香果網室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3998.1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73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蘇偉強;王小媚;董龍;蔡昭艷;邱文武;方位寬;任惠;劉業強;黃章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22/05 | 分類號: | A01G22/05;A01G7/06;A01G13/00;A01G24/15;A01G24/27;A01B79/02;A01C21/00;A01H1/02 |
| 代理公司: | 南寧啟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謝美萱 |
| 地址: | 530003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病毒 傳播 百香果網室 栽培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防控病毒病傳播的百香果網室栽培方法,屬于百香果種植技術領域,包括園地建設、整地、品種苗木選擇、種植、網架搭建、整枝修剪、施肥管理、水分管理、授粉方法、病蟲害防控的步驟。能夠有效避免蚜蟲媒介傳播植株感染病毒病、延長生產結果期、促進百香果產業提質增效的無病毒健康種苗網室栽培技術,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百香果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防控病毒病傳播的百香果網室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百香果是高經濟價值的水果,果實可供鮮食,也可加工成為果汁,因帶有濃郁特殊香氣, 受到全球消費者的喜愛,高品質百香果鮮果在國內外市場一直供不應求。近十年來,百香果 已成為東南亞地區各國優先發展的熱門果樹,栽培面積持續增加。2018年,廣西百香果栽培 面積35.2萬畝,面積位居全國第一位,種植百香果已成為廣西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 途徑。
目前,制約廣西百香果產業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是百香果病毒病和莖腐病,其中而百香 果病毒病由于藥劑防治效果差只能通過種植無病毒苗和建立有效的綜合防控體系技術來解決。 前人研究表明可感染百香果的病毒近22種,其中對生產危害較大的有6種,包括東亞百香 果病毒、百香果斑紋病毒、夜來香病毒、黃瓜花葉病毒、圣誕紅卷葉病毒和木瓜卷葉病毒。 百香果感染病毒后葉片會出現嵌紋或化斑,影響百香果植株生長,果實呈現萎縮畸形硬化、 果腔縮小和果汁減少,造成產量和品質下降。
百香果病毒病主要通過種苗和蚜蟲等蟲媒傳播。由于百香果產區病毒寄主多,蚜蟲普遍 存在,所以種植園內一旦有感染植株,就會快速傳播,一般不到6個月病毒病就會普遍整個 果園,導致植株生長受到嚴重影響,產量低、質量差、收益減小,嚴重影響了百香果產業的 發展。
現需在百香果病毒檢測技術建立百香果無病毒種苗繁育生產基地的基礎上,設計一種能 夠從源頭上防治蚜蟲的百香果網室栽培方法,以有效避免植株感染病毒病、延長生產結果期、 促進百香果產業提質增效。
開展了百香果無病毒健康種苗網室栽培試驗,總結出了一套能夠有效防控病毒病傳播、 延長生產結果期、促進百香果產業提質增效的無病毒健康種苗網室栽培技術,具有推廣應用 價值。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控病毒病傳播的百香果網室栽培方法,能夠有 效避免蚜蟲媒介傳播感染病毒病,延長生產結果期,提高產量和品質,經濟效益顯著,具有 推廣應用價值。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術方法:
一種防控病毒病傳播的百香果網室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整地:種植前1~2個月清除園內雜草雜物,全園翻耕曝曬15d以上后,起高為0.2~ 0.25m、寬為1.1~1.2m的梯形壟,于壟上挖長寬深均為0.5~0.6m的種植穴,每穴施基肥, 將基肥與表土混勻做成高出地面10cm~15cm的種植墩;
(2)網、架搭建:種植前搭設網室棚,并于網室棚內搭建三線式棚架;
所述網室棚搭建方法是:在網室外圍每間隔3m處平行設置向外斜立的外鋼管,所述外 鋼管的外徑60mm、長400~420cm,外鋼管頂端開設十字槽,所述槽寬度1~2cm、深度1~ 2cm,每一外鋼管的底部80~90cm均埋入土內,使外鋼管的頂端離地面垂直高度320~340cm; 在網室內每間隔6m處垂直埋入一根外徑30mm、長400~420cm內鋼管,內鋼管頂端開十字 槽,其槽寬度1~2cm、深度1~2cm,所述內鋼管的頂端距離地面的高度與外鋼管一致;將 內外鋼管之間用不銹鋼繩于橫縱向相交處嵌入鋼管頂端的十字槽中、并拉緊,在形成網室棚 后,再覆蓋32~40目防蟲網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39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