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尾門電動吸合鎖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3903.6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56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超帥;周軍;朱波濤;張克偉;賈公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萬超汽車天窗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81/06 | 分類號: | E05B81/06;E05B81/34;E05B81/36;E05B81/32;E05B83/18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威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胡野 |
| 地址: | 201807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電動 吸合鎖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尾門電動吸合鎖結構,包括殼體、驅動單元、傳動單元、鎖止單元、雪載單元和應急機構;所述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驅動單元包括電機、蝸桿、帶有花鍵的蝸輪;所述傳動單元包括齒板、上鎖擺臂、解鎖擺臂;所述鎖止單元包括相互配合的棘爪和棘輪;所述雪載機構軸接在殼體上,一端設置有雪載卡位筋,雪載卡位筋與設置在棘爪上的雪載卡位活動配合。本方案中,通過單只電機即可可完成上鎖動作與解鎖動作,具有結構緊湊,傳遞可靠,成本低廉的優點,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尾門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尾門電動吸合鎖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汽車尾門電動吸合鎖結構中,大部分是通過相應的解鎖電機與上鎖電機的配合,通過傳動機構分別驅動鎖頭部分,實現解鎖和上鎖。鎖頭部分通常是相配合的棘輪棘爪結構。現有結構中,解鎖電機與上鎖電機分開設計,占用空間大且成本高。此外,現有結構中,還偶爾出現解鎖失效的情況。
本方案提供了一種只采用一只電機實現電動上鎖與電動解鎖的電動吸合鎖結構,通過電機正反轉驅動扇形齒板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進而帶動擺臂傳動機構執行電動上鎖與電動解鎖的動作。同時,本方案在棘爪中部設計與其配合的雪載機構,棘爪上設計相配合的雪載卡位,棘輪上設計相配合的雪載釋放筋,配合實現鎖體的雪載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尾門電動吸合鎖結構,用一只電機實現驅動,而且體積小、可靠性高,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汽車尾門電動吸合鎖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驅動單元、傳動單元、鎖止單元、雪載單元和應急機構;所述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驅動單元包括電機、蝸桿、帶有花鍵的蝸輪;蝸桿與電機輸出軸同軸或一體設置并與蝸輪相配合,花鍵與蝸輪同軸設置;所述傳動單元包括分別鉸接在殼體上的齒板、上鎖擺臂、解鎖擺臂;所述齒板為“T”字形,下側與殼體鉸接,上部為圓弧形齒條,齒條與花鍵嚙合;上鎖擺臂的中部與齒板的尾部鉸接連接,上端與應急機構相配合,下端與鎖止單元的棘輪相配合;解鎖擺臂的中部與殼體鉸接連接,上端通過聯動臂與應急機構相配合,下端與鎖止單元的棘爪相配合,在鉸接點下側設置有與齒板下部相配合的齒板受力配合面;
所述鎖止單元包括相互配合的棘爪和棘輪,棘爪和棘輪分別鉸接在殼體上,在棘爪上設置有防止棘輪旋轉的鎖止限位臺;所述雪載單元包括雪載機構、雪載機構復位簧、雪載卡位和雪載釋放筋;所述雪載機構軸接在殼體上,一端設置有雪載卡位筋,雪載卡位筋與設置在棘爪上的雪載卡位活動配合;所述雪載釋放筋包括相互配合的兩塊,分別設置在雪載機構的另一端和棘輪上,雪載機構復位簧設置在雪載機構與殼體連接的軸上,一端與雪載機構配合,另一端與殼體配合。
進一步的:還包括緩沖單元,所述緩沖單元包括棘輪上鎖緩沖孔、棘輪緩沖塊、棘輪解鎖緩沖孔、棘爪上鎖緩沖塊和棘爪解鎖緩沖塊;
所述棘輪上鎖緩沖孔設置在棘輪上部外側,所述棘輪緩沖塊設置在殼體上并與棘輪側邊相配合,所述棘輪解鎖緩沖孔設置在棘輪下部外側,所述棘爪上鎖緩沖塊進一步的:所述應急扳手擺臂為L形,上部設置有折彎,折彎與殼體上的開口相配合,上側通過聯動臂與解鎖擺臂相配合,下側設置有與上鎖擺臂的上端相配合的上鎖擺臂環配合面。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上設置有電機復位微動開關,在齒板上設置有與其配合的觸發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萬超汽車天窗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萬超汽車天窗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390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