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煙氣處理脫硫廢水中氨氮的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3681.8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147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薛同來;韓菲;周薇;趙媛;李超;史運濤;董哲;孫德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方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50;C02F9/04;C02F101/16;C02F101/20;C02F10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遠 |
| 地址: | 10004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煙氣 處理 脫硫 水中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利用煙氣處理脫硫廢水中氨氮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間水池(2),其入口端與預處理系統(1)連接,所述中間水池(2)的出口端與膜吸收組件(4)的第一入口端連接;
分離膜(5),其設于所述膜吸收組件(4)內;
曝氣池(8),其入口端與所述膜吸收組件(4)的第一出口端連接,所述曝氣池(8)的出口端與所述膜吸收組件(4)的第二入口端連接,所述膜吸收組件(4)的第一入口端和第二入口端分設于所述分離膜(5)的兩側;
曝氣器(9),其設于所述曝氣池(8)內部并通過引風機(7)與煙道(6)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煙氣處理脫硫廢水中氨氮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系統(1)設有重金屬去除裝置、懸浮物去除裝置和PH調節裝置中的一種或多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煙氣處理脫硫廢水中氨氮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水池(2)的入口端與所述膜吸收組件(4)的第二出口端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煙氣處理脫硫廢水中氨氮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水池(2)的出口端與所述膜吸收組件(4)的第一入口端之間設有第一水泵(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煙氣處理脫硫廢水中氨氮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膜(5)為疏水膜,且所述分離膜(5)為平板式、中空纖維式、卷式中的一種或幾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煙氣處理脫硫廢水中氨氮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池(8)的頂端設有排氣口(10),所述排氣口(10)與脫硫塔(16)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煙氣處理脫硫廢水中氨氮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池(8)的出口端與所述膜吸收組件(4)的第二入口端之間依次設有第二水泵(11)、換熱器(12)、PH計(13)和過濾器(14)。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煙氣處理脫硫廢水中氨氮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吸收組件(4)的第二出口端設有廢液輸出管道,所述輸出管道上設有加酸裝置(15)。
9.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利用煙氣處理脫硫廢水中氨氮的裝置處理脫硫廢水中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通過預處理系統(1)對脫硫廢水進行預處理,去除其中的重金屬、懸浮物,并對脫硫廢水的PH予以調整;
步驟2、引風機(7)將煙道(6)中的煙氣引入曝氣池(8)中,通過曝氣器(9)使煙氣與曝氣池(8)內的水充分接觸反應得到亞硫酸溶液;
步驟3、亞硫酸溶液經換熱器(12)進行冷卻處理,之后再經過濾器(14)進行過濾被輸送至膜吸收組件(4)中;
步驟4、預處理后的脫硫廢水經過中間水池(2)進入膜吸收組件(4)中分離膜(5)的一側,通過分離膜(5)對脫硫廢水中的氨氣予以分離并進入分離膜(5)的另一側被亞硫酸溶液吸收去除;
步驟5、膜吸收組件(4)中的脫硫廢水脫氨后回流到中間水池(2)中重復膜吸收操作,直至脫硫廢水中氨氮降至要求濃度后予以排放。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煙氣處理脫硫廢水中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的亞硫酸溶液吸收氨氣后回流至曝氣池(8)中,并對曝氣池(8)中的溶液定期取樣檢測,當溶液的TDS達到20000-50000mg/L時,將曝氣池(8)中的溶液外排利用,并補充新的吸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方工業大學,未經北方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368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