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3D打印技術的物理模型制作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3660.6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907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濤;夏潤亮;余欣;萬占偉;夏軍強;張俊華;陳書奎;馬懷寶;王增輝;金錦;王敏;朱敏;劉啟興;李斌;楊無雙;吳騰;馮興凱;余彥;李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28B1/00 | 分類號: | B28B1/00;B28B17/00;B28C5/16;B33Y10/00;B33Y30/00;B33Y50/00;B33Y80/00;E02B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細軟智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張肖 |
| 地址: | 4500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打印 技術 物理 模型 制作 裝置 | ||
1.一種基于3D打印技術的物理模型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雕刻機構(1)和噴塑機構(2),所述雕刻機構(1)和所述噴塑機構(2)連接,其中,所述雕刻機構(1)基于采集的實測地形數據完成實際地形的雕刻;
所述噴塑機構(2)包括數據控制組件(21)、3D打印組件(22)和校核組件(23),并且所述數據控制組件(21)和所述校核組件(23)與所述3D打印組件(22)連接,以通過所述數據控制組件(21)和所述校核組件(23)控制所述3D打印組件(22)的啟動和停止;其中,
所述數據控制組件(21)用于對實測數據進行儲存,所述3D打印組件(22)基于所述數據控制組件(21)存儲的數據完成模型的噴塑,所述校核組件(23)與所述雕刻機構(1)連接,并且所述校核組件(23)基于所述雕刻機構(1)對所述3D打印組件(22)噴塑的模型進行校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術的物理模型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刻機構(1)包括鏟車,所述鏟車用于填土,并通過所述鏟車的碾壓形成密度大于1.2t/m3的土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術的物理模型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刻機構(1)還包括數據采集組件(11)、第一控制器(12)和雕刻組件(13),所述數據采集組件(11)與所述第一控制器(12)連接,所述第一控制器(12)與所述雕刻組件(13)連接,其中,
所述數據采集組件(11)用于采集實際地形數據,并將采集的實際地形數據發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器(12),
所述第一控制器(12)基于采集的實際地形數據生成第一數字高程模型DEM,并給出每個點的三維坐標和/或高程值,所述第一控制器(12)還用于驅動所述雕刻組件(13)完成實際地形的雕刻。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術的物理模型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刻組件(13)包括雕刻鉆機和第一GPS定位裝置,所述第一GPS定位裝置設置于所述雕刻鉆機上并與所述雕刻鉆機連接,
并且所述雕刻鉆機和所述第一GPS定位裝置與所述第一控制器(12)連接,使得所述雕刻鉆機和所述第一GPS定位裝置能夠在所述第一控制器(12)的驅動下通過對土體的雕刻而完成實際地形的雕刻。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術的物理模型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刻機構(1)還包括土方收集組件(14),所述土方收集組件(14)包括帶托盤的吸嘴(141)和收集框(142),所述帶托盤的吸嘴(141)和所述收集框(142)之間通過連接管(143)連接,其中,
所述帶托盤的吸嘴(141)設置于雕刻鉆機的鉆頭(131)下方,用于吸附所述鉆頭(131)雕刻下的散粒土,并且所述帶托盤的吸嘴(141)將吸附的散粒土通過所述連接管(143)輸送至所述收集框(142)。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術的物理模型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塑機構(2)還包括儲沙池(24)、噴淋組件(25)和攪拌組件(26),其中,
所述儲沙池(24)為圓柱形地下空腔,用于儲放鏟車運送的模型沙或商品混凝土,
所述噴淋組件(25)位于所述儲沙池(24)上方,并通過所述噴淋組件(25)向所述儲沙池(24)中的模型沙或商品混凝土加水,
所述攪拌組件(26)位于所述儲沙池(24)內,并通過所述攪拌組件(26)將模型沙或商品混凝土與水攪拌均勻。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術的物理模型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塑機構(2)還包括輸送組件(27),所述輸送組件(27)包括輸送泵(271)和輸送管道(272),其中,
所述輸送泵(271)位于所述儲沙池(24)內,
所述輸送管道(272)的一端與所述輸送泵(271)連接,另一端與所述3D打印組件(22)連接,以通過所述輸送泵(271)將所述儲沙池(24)內的模型沙或商品混凝土輸送至河床,并通過所述3D打印組件(22)先后完成模型定床和動床的噴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未經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366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