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低應力全介質光學薄膜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22923.1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009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郭春;孔明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23C14/22 | 分類號: | C23C14/22;C23C14/08;C23C14/10;C23C14/5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209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應力 介質 光學薄膜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低應力全介質光學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對于口徑310mm,厚度35mm的微晶玻璃,首先將其清洗干凈,然后放入鍍膜機中的工件架上;封閉真空室門,開始抽真空;當鍍膜機內真空室的本底真空度小于1×10-3Pa;將光學元件加熱至180度,并恒溫120分鐘;采用高能輔助沉積技術鍍制全介質高反膜,其總層數54層,總厚度6.7微米;膜層材料選用氧化鈦和氧化硅,鍍制參數:氧化鈦,沉積速率0.2nm/s,離子源工作偏壓120V,氧氣流量25sccm;氧化硅,沉積速率0.4nm/s,離子源工作偏壓140V,氧氣流量10sccm;光學薄膜制備后,待真空室冷卻至室溫,取出鍍制好的光學薄膜元件;采用光學干涉儀對鍍膜前后微晶玻璃鍍膜面的反射面形進行檢測,試驗結果如下:鍍膜前,反射面形PV=0.108λ,RMS=0.026λ,Power=0.017λ;鍍膜后,反射面形PV=0.114λ,RMS=0.021λ,Power=0.029λ,λ=632.8nm;通過分析確定該方法制備的全介質高反膜的應力為1.65MPa,由應力引起的微晶玻璃的反射面形RMS變化量為0.005λ;
或者,
對于口徑60mm,厚度6mm的石英玻璃,首先將其清洗干凈,然后放入鍍膜機中的工件架上;封閉真空室門,開始抽真空;當鍍膜機內真空室的本底真空度小于1×10-3Pa;將光學元件加熱至180度,并恒溫120分鐘;采用高能輔助沉積技術鍍制全介質分光膜,其總層數26層,總厚度4.8微米;膜層材料選用氧化鈦和氧化硅,鍍制參數:氧化鈦,沉積速率0.2nm/s,離子源工作偏壓120V,氧氣流量25sccm;氧化硅,沉積速率0.4nm/s,離子源工作偏壓140V,氧氣流量10sccm;光學薄膜制備后,待真空室冷卻至室溫,取出鍍制好的光學薄膜元件;采用光學干涉儀對鍍膜前后石英玻璃鍍膜面的反射面形進行檢測,試驗結果如下:鍍膜前,反射面形PV=0.074λ,RMS=0.013λ,Power=-0.014λ;鍍膜后,反射面形PV=0.056λ,RMS=0.009λ,Power=-0.009λ,λ=632.8nm;通過分析確定該方法制備的全介質分光膜的應力為0.74MPa,由應力引起的石英玻璃的反射面形RMS變化量為0.004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292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