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裝配式建筑單塊外圍構件吊裝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22310.8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022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焦晉峰;陳鵬程;冀永鋼;劉沛允;李普;張恩;王軼喆;楊瑞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G21/14 | 分類號: | E04G21/14;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 地址: | 030024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式 建筑 外圍 構件 吊裝 方法 系統 | ||
1.一種裝配式建筑單塊外圍構件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位于裝配式建筑(100)旁邊建設一豎直鋼架(200),所述豎直鋼架(200)上安裝豎直運輸裝置(300),所述豎直運輸裝置(300)包括豎直部(310)和運輸平臺(320),該豎直部(310)上設有環抱豎直鋼架的穩定架(311),豎直部(310)通過傳動機構與豎直鋼架(200)連接,該運輸平臺(320)靠近裝配式建筑(100)一側表面具有一段活動軌道A(321);圍繞裝配式建筑(100)的待建樓層(101)四周通過支撐件(102)水平安裝固定軌道B(103),活動軌道A(321)和固定軌道B(103)能夠組合成完整的閉合軌道圈;位于運輸平臺(320)的活動軌道A(321)上具有運輸小車(400),所述運輸小車(400)包括車底座(410),所述車底座(410)設有車輪(420)并通過電機驅動,所述車輪(420)踏面與軌面接觸、其輪緣卡合于軌道的軌腰處,所述車底座(410)與翻轉平臺(430)底部鉸接安裝,位于車底座(410)和翻轉平臺(430)背面之間安裝一個或多個翻轉油缸(440)實現翻轉平臺(430)運動,所述翻轉油缸(440)由位于車底座(410)上的液壓系統(450)驅動,所述翻轉平臺(430)頂部設有一個或多個與翻轉平臺(430)正面垂直布置的延伸架(460),每個延伸架(460)上均設有沿其運動的移動部(470),所述移動部(470)上設有能夠實現升降運動的起吊機構(480);
(2)、豎直運輸裝置(300)位于底層,運輸小車(400)位于豎直運輸裝置(300)的運輸平臺(320)的活動軌道A(321)上,運輸小車(400)的翻轉平臺(430)平躺于運輸平臺(320)上,借助外部起吊設備將單塊外圍預制構件吊至翻轉平臺(430)上,并將預制件與起吊機構(480)的連接;
(3)、豎直鋼架通過傳動機構將豎直運輸裝置提升至預定高度,此時豎直運輸裝置(300)上自帶的活動軌道A(321)與待建樓層(101)周圍的固定軌道B(103)貫通連接成封閉軌道圈;
(4)、利用運輸小車(400)上的翻轉油缸(440)動作,翻轉平臺(430)將該預制件翻轉至預定安裝角度;
(5)、運輸小車駛離豎直運輸裝置,經固定軌道B(103)行駛至預定安裝位置外側;
(6)、通過運輸小車上方自帶的移動部將該預制件移動至預埋鋼筋上方,精確對齊后利用起吊機構(480)實現緩慢落入;
(7)、調整好垂直度,運用干式連接法迅速完成對接,從而完成吊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配式建筑單塊外圍構件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軌道B(103)上行駛有多臺運輸小車(40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裝配式建筑單塊外圍構件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兩臺運輸小車(400)的延伸架(460)之間通過連接軌道導架(490)連接后組合成臨時桁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配式建筑單塊外圍構件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撐件(102)是通過螺栓隔一定距離固定在墻體上的三角桁架,每當固定軌道B(103)需要爬升時,直接將三角桁架固定在上方預埋的螺栓上,利用臨時電葫蘆將固定軌道B(103)吊至該三角桁架并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231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