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蜂巢式帶營養基巢的多功能魚礁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2231.7 | 申請日: | 202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806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梅長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梅長茂 |
| 主分類號: | A01K61/73 | 分類號: | A01K61/73;A01K61/78;A23K10/26;A23K10/38;A23K10/18;A23K10/12;A23K50/80;F21S9/02;F21V23/04;F21V2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蜂巢 營養 多功能 | ||
1.一種蜂巢式帶營養基巢的多功能魚礁,包括框架機構、補光系統、營養基池、投喂機構以及錨固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機構中以若干個等間距排列的竹支架(1)為骨架,骨架外框以混凝土包裹,且竹支架(1)的外側壁依次覆蓋有竹框架(2)、竹編筋板(3)以及竹編外框(4),所述竹支架(1)之間的上下兩段分別分別通過榫卯方式安裝有連接架(5)、多邊形定位榫(6),所述竹支架(1)底部的左右兩側皆設置有配重艙室(7),且配重艙室(7)中皆填充有碎石塊(8),所述竹支架(1)底部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若干個潛游通道(9),且潛游通道(9)中皆設置有補光系統,并且補光系統中皆包含有若干組燈帶(10),所述營養基池分布于框架機構中,且營養基池由魚巢橫梁(11)、增殖格柵(12)、導流槽(13)、養殖腔室(14)、單向誘導迷宮(15)、半封閉隔層(16)以及活動軟簾(17)組成,所述魚巢橫梁(11)、增殖格柵(12)分別等間距安插于竹支架(1)一側的上下兩部,且竹支架(1)另一側的底部等間距設置有導流槽(13),所述竹支架(1)頂部的左右兩側皆設置有養殖腔室(14),且養殖腔室(14)中皆固定有單向誘導迷宮(15),所述單向誘導迷宮(15)底部的一側皆設置有半封閉隔層(16),且半封閉隔層(16)中皆安裝有活動軟簾(17),所述框架機構的正上方設置有投喂機構,且投喂機構中設置有投料漏斗(18),并且投料漏斗(18)的頂端安裝有定位芯片(19),所述投料漏斗(18)的底端連通有左右兩個送料管道(20),且送料管道(20)的底端皆延伸至竹支架(1)的頂部,所述錨固機構對稱設置于框架機構的正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蜂巢式帶營養基巢的多功能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機構的內腔設置為密集孔巢隔層或蜂巢結構,框架機構的外觀呈水下宮殿、房屋、城堡、人物、動物等任意造型,可用作海底珊瑚平臺礁、觀光礁、石礁、誘捕礁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蜂巢式帶營養基巢的多功能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機構的四周或內腔皆以穿榫式、半榫式、扇抱肩榫、交叉疊壓式、插口型綁扎式等連接方式組合形成,其中,連接架(5)作為竹支架(1)的橫向支撐機構,且橫向支撐機構之間以半榫式連接,以穿榫釘固定;其它的接榫部位以組合穿榫釘、綁扎或膠粘的方式固定,并以斜拉、半圓或弓弦狀固定限位,增加框架機構的穩定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蜂巢式帶營養基巢的多功能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支架(1)、竹框架(2)、魚巢橫梁(11)以及增殖格柵(12)皆由天然毛竹開孔與對劈并開孔形成的半封閉蜂巢和半圓槽狀,使得框架機構的表層面積提升10倍以上;并將動物糞便、酒糟、益生菌、泥沙等混合料發酵的底棲餌料填充于槽孔中形成生物培養基,使得海洋環境的初級生產力提升數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蜂巢式帶營養基巢的多功能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錨固機構可采用兩個錨固立柱(21)進行固定,其中,錨固立柱(21)經彎曲、加筋、限位、卯榫、綁扎、編織、等方式定位成型,在柱內腔及魚礁下半部填充石材增加穩定性,促進珊瑚生長;錨固立柱(21)上等間距環繞有限位筋(22),且最上方的限位筋(22)與竹支架(1)的底端相互掛接,并且限位筋(22)皆由竹材編織呈網格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蜂巢式帶營養基巢的多功能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錨固機構也可采用四個錨固樁(24)進行固定,且錨固樁(24)的頂端皆通過錨固繩(23)與竹支架(1)的底端相互掛接,并且錨固繩(23)皆采用多股竹篾絞制而成,長期不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蜂巢式帶營養基巢的多功能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機構采用天然毛竹型材,具備相當的浮力,并通過調節配重艙室(7)中碎石塊(8)的多少,使得框架機構高于泥沙適當距離并處于半潛浮可活動狀態,徹底改變傳統魚礁陷入淤泥的缺陷,此時僅采用錨固繩(23)和錨固樁(24)進行固定,能使框架機構在水下持續作不規則運動,從而產生更大渦流和上升流以攪動海底沉積的營養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梅長茂,未經梅長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223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空苗木修剪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潮間帶生態修復的潮汐池及其構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