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波芯片封裝用硬質合金立針注射成型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1908.5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30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受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天成金屬激光高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9/04 | 分類號: | B22F9/04;B22F1/00;B22F3/22;B22F3/10;B22F5/00;C22C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維律師事務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權 |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波 芯片 封裝 硬質合金 注射 成型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微波芯片封裝用硬質合金立針注射成型工藝,包括步驟一,材料設計;步驟二,材料配比;步驟三,粉末濕磨;步驟四,真空干燥;步驟五,粉末成型;步驟六,混合攪拌;步驟七,材料破碎;步驟八,注射成型;步驟九,材料脫脂;步驟十,材料燒結;其中在上述步驟一中,根據用戶提供的材料配方的設計,觀察用戶設計芯片規格與尺寸;該微波芯片封裝用硬質合金立針注射成型工藝,采用計算機進行虛擬檢測,避免芯片無法運行,同時芯片封裝基板采用填充銀的環氧樹脂進行粘接,芯片無需預處理,且采用硬質合金立針注射成型,大大增加芯片的耐磨度,不會引起芯片的變形與斷裂,同時降低用戶的勞動強度,避免引起用戶疲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波芯片封裝技術領域,具體為微波芯片封裝用硬質合金立針注射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微波芯片是將電路制造在半導體芯片表面上的集成電路,又稱薄膜集成電路,另有一種厚膜集成電路是由獨立半導體設備和被動組件,集成到襯底或線路板所構成的小型化電路;傳統微波芯片封裝時不能進行及時的檢測,導致芯片制作后無法運行,同時傳統微波芯片封裝基板采用焊接固定,芯片需要進行預處理,費時費力,浪費材料,且傳統微波芯片采用焊接成型,降低芯片的耐磨度,極易引起芯片的變形與斷裂,容易氧化;針對這些缺陷,設計微波芯片封裝用硬質合金立針注射成型工藝使很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微波芯片封裝用硬質合金立針注射成型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微波芯片封裝用硬質合金立針注射成型工藝,包括步驟一,材料設計;步驟二,材料配比;步驟三,粉末濕磨;步驟四,真空干燥;步驟五,粉末成型;步驟六,混合攪拌;步驟七,材料破碎;步驟八,注射成型;步驟九,材料脫脂;步驟十,材料燒結;
其中在上述步驟一中,材料設計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用戶提供的材料配方的設計,觀察用戶設計芯片規格與尺寸;記錄在電腦中存儲;
2)將用戶設計的芯片參數使用電腦繪制模型,再使用電腦虛擬光檢進行檢測芯片;
其中在上述步驟二中,將費氏粒度0.3-6微米的碳化鎢、碳化釩、碳化鉭、鈷等粉末進行配比;
其中在上述步驟三中,將粉末放入可傾斜式球磨機進行濕磨,濕磨時間為48小時;
其中在上述步驟四中,將濕磨后的粉末放置在真空機中進行低溫真空干燥;
其中在上述步驟五中,把干燥后的粉末按設計比例加入石蠟、植物油脂、硬脂酸等成型劑;
其中在上述步驟六中,將混合料使用120℃的混合擠出機反復混合3次;
其中在上述步驟七中,將混合料冷卻使用破碎機并破碎成可流動顆粒;
其中在上述步驟八中,使用高精密微型注塑機和高精密注塑用模具進行注射成型;
其中在上述步驟九中,將注射成型后的產品坯料放入氫氣脫脂爐脫脂;
其中在上述步驟十中,將脫脂后的產品放入HIP燒結爐燒結,即可得到封裝后的微波芯片。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步驟一2)中,記錄數據存儲在檔案室中,以備后續對比。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步驟二中,碳化鎢、碳化釩、碳化鉭與鈷按照1∶1∶1∶2進行配比。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步驟三中,球磨媒介為無水乙醇和硬質合金球。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步驟五中,石蠟、植物油脂與硬脂酸等成型劑按照1∶2∶2進行配比。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步驟十中,封裝后的微波芯片進行測試,測試不合格的進行返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天成金屬激光高科有限公司,未經株洲天成金屬激光高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19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