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赤泥基滅火及防自燃材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21843.4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145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軍;師杰;王朝鋒;曾佳;王春彩 | 申請(專利權)人: | 開封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2D1/00 | 分類號: | A62D1/00;E21F5/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亦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88 | 代理人: | 張夏謙 |
| 地址: | 475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赤泥基 滅火 自燃 材料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赤泥基滅火及防自燃材料,屬于滅火材料技術領域,該材料為粉體與水混合制成的漿體,其水灰比0.5?0.7,所述粉體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赤泥65?75%、熟石灰粉10?20%、廢石膏5?10%、復合激發劑7?14%。本發明以工業廢渣赤泥、廢石膏以及熟石灰粉為主要原料,上述原料均為超細粉體,直接加水攪拌成漿體灌注,無需烘干粉磨等復雜工序,成本低廉、生產和使用簡單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滅火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赤泥基滅火及防自燃材料。
背景技術
煤矸石是煤礦開采和選煤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是一種在成煤過程中與煤層伴生的一種含碳量低、比煤堅硬的黑灰色巖石。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對于煤炭需求日益增長,煤炭產量逐年增加。據統計,2013年我國煤炭產量約37億噸,煤矸石排放總量達到7.5億噸,2015年煤矸石累計堆存量高達45億噸,占地面積7500m2,構成大小不一的煤矸石山數千座。這些數量巨大的煤矸石山,約有1/4的矸石山長期自燃。這是因為,煤矸石中含有硫、碳、水成分,硫為可自燃物質,碳為可燃物質,二者構成矸石山的自燃基礎,而氧氣和水分則是矸石自燃的必要條件。其中,硫以硫鐵礦、有機硫、硫酸鹽化合態等存在,硫鐵礦中的硫是在缺氧的條件下生成并存在于煤和煤系地層之中,呈晶體和結核狀態,經采出堆放露天場地后,由于和空氣中的氧接觸,再加上微生物的作用便會發生氧化,氧化反應過程伴隨大量的熱量放出,生成H2SO4,進一步加速了硫化鐵的分解,日積月累,矸石山內部的熱量不斷累積,溫度不斷升高,當溫度達到煤的燃點(一般為360℃)時,便可將矸石中的煤點燃,從而使矸石山自燃,而煤矸石自燃時,每m2煤矸石24h放出SO26.5kg、CO10.8kg、H2S和NOX 0.6kg,同時還伴有大量煙塵,不僅污染大氣環境、抑制周圍農作物生長,還嚴重損害人體健康。
而且由于煤矸石山屬人工再造,自然形成圓錐形狀,內部空隙較大,容易形成煙囪效應,同時矸石山底部的野風流漩渦大幅增加了矸石山內部的供氧量,促進了煤矸石的快速燃燒,0提高了矸石山內部的氧化升溫速度,釋放出的熱量逐漸在矸石山內部聚積,燃燒溫度很高。在高溫環境下,矸石自燃產生的可燃氣體有可能在矸石山內部發生爆炸,導致矸石山發生坍塌、噴爆或爆炸等事故,同時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將會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等重大問題。
因此,針對煤矸石自燃的現象,需要采取有效的自燃防治措施,目前,主要包括火區溫度紅外成像探測技術、熱管深部移熱技術、噴灑阻化劑、深部注漿(注水)、挖除火源法以及表面覆蓋法。根據煤矸石自燃的特征,在選擇防治方法時,需要考慮這種方法是否能夠根除矸石內部及表面的自燃點,首先通過勘探測溫手段確定矸石燃燒的深度和范圍,然后根據存在的燃燒去的范圍確定采取的滅火方法。一般第一燃燒區出現在矸石堆積體有裂隙和斜坡的地帶,溫度在40-170℃之間;第二燃燒區在堆積體表面下2-3m區域內,溫度在300-700℃之間;第三燃燒區位于堆積體延伸7-10m的范圍內,溫度在700-1200℃。對于僅存在第一燃燒區的小型的矸石堆積體,可以通過表面封閉法等處理;對于存在第二燃燒區的中型矸石堆積體,應該采用淺孔注漿為主的方法處理;對于3個燃燒區并存的大型矸石堆積體,必須采取以深孔加壓注漿為主的方法治理。因此,注漿法是目前國內外在治理煤矸石山自燃時最廣泛采用,也最為有效的滅火方法。煤矸石山自燃后一般采用打鉆注漿法或石灰乳注漿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開封大學,未經開封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184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