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感知光電復合電纜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21386.9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73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子純;吳榮美;徐亞東;唐秀芹;何云娟;陳彩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東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32 | 分類號: | H01B7/32;H01B7/42;H01B7/22;H01B9/00;H01B9/02;G01K1/14;G01K1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24247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感知 光電 復合 電纜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感知光電復合電纜,在纜芯外設置有導體屏蔽層、絕緣層和絕緣屏蔽層,屏蔽結構中金屬絲屏蔽層的金屬絲之間至少插排有一通信光纖;在屏蔽結構上設置有隔離套,在隔離套的外周設置有鋼絲鎧裝層,鋼絲鎧裝層的鋼絲之間至少插排有一測溫光纖;測溫光纖包括有測溫纖芯、測溫包層和導熱層,在導熱層與金屬外管之間填充有導熱填充膏;導熱填充膏的重量百分比組份為:膠凝劑18%—20%,分油抑制劑3%—5%,抗氧化劑1%—2%,吸水劑2%—2.5%,消泡劑0.0015%—0.002%,其余為導熱油。該電纜能實現電纜電力負荷運行情況的實時智能監測,保證供電、通信和在線監測的同步,具有結構合理,使用可靠。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電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兼具電能和信息傳送且能適時監測運行溫度的電力電纜。
背景技術
電力電纜是用于傳輸和分配電能的電纜,電力電纜廣泛應用于城市地下電網、鐵路電力線路、工礦企業內部供電及江海水下電力輸送線路。電力電纜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也使得電力電纜的敷設環境變得更加復雜,電力電纜已從單純的電力電能傳輸向多功能多用途方向發展,如電力電纜不僅需要具有耐腐、阻燃、阻水防潮等功能,而且要求兼具傳輸電力和通信信息的作用。尤其是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發展加速,配電網的自動化控制、電力傳輸信息的遠程采集、電纜運行狀況的在線檢測以及電網與電力用戶的雙向互動等智能電網的智能化建設,都需要電力信息通信向高速可靠安全的方向發展。
隨著高鐵建設的大力發展,電力電纜在鐵路供電線路中的應用數量與日俱增,電力電纜的工作運行狀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供電質量和供電的安全性。預防電纜故障、降低電纜運行中的故障率,提高電纜供電的可靠性,對鐵路的安全、高效運行顯得尤為重要。建設智能化鐵路更是當今世界鐵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信息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也將加速與鐵路產業的融合,在此情況下,用于鐵路供電系統的電力電纜不僅為列車提供能源,而且需要傳輸各種運行和電力信息通信。
不管是用于鐵路供電系統的電力電纜,還是用于其他供電系統的電力電纜,其電纜的纜芯由于通過較大的電流會在自身電阻的作用下發熱,時間越久、溫度越高,電阻越大、越容易發熱,這不僅會引起電力傳輸損耗,更會導致絕緣材料退化,毀損電纜,甚至造成火災等安全事故,故而電纜的運行溫度是表征電力電纜運行狀態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參數,當電纜發生故障時,故障點附近的溫度值也隨之上升或下降。由于電力電纜往往處于埋設狀態具有極大的隱蔽性,給故障的檢測以及距離的準確定位帶來較大的難度。重視電力電纜的故障檢測和診斷,運用先進檢測技術準確定位電力電纜的故障點,及時維修,做好安全保護措施,對電力系統的整體運行極其重要。而且電子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電力電纜診斷檢測技術也必然向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為此電力電纜應當具有通信光纖與電力電纜復合在一起的智能型電纜,使得供電線路與信息通信網絡線路的同步敷設,實現供電、通信和在線監測同步進行,以達到一纜多用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智能感知光電復合電纜,不僅能實現電能的安全傳輸,而且能夠實現測溫光纖單元和通信光纖單元的可靠運行,以保證光纖傳輸性能不受電力傳輸的影響,實現電纜電力負荷運行情況的實時智能監測,保證供電、通信和在線監測的同步,且具有結構合理,使用可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東強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東強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138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建筑鋼結構的連接裝置
- 下一篇:光纖感溫智能供電電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