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火災識別報警判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20002.1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243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丁宇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宇涵 |
| 主分類號: | G08B17/00 | 分類號: | G08B17/00;G08B29/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澤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閆彪 |
| 地址: | 210095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火災 識別 報警 判斷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火災識別報警判斷方法,屬于火災探測技術領域。本發明應用于包括設置于監測保護區內的內部傳感器、設置于監測保護區外的外部傳感器和信息處理控制單元的火災探測器,應用于所述監測保護區內部的探測因子經常受到所述監測保護區外部的相同探測因子干擾的場合,所述探測因子是煙霧、可燃氣體、熱氣流、光或聲音。本發明通過在監測保護區內部和外部均設置傳感器器,同時監測內部和外部的探測因子數據,并根據內部和外部探測因子的不同變化,進行不同的報警處理,在減少誤報的同時,確保火災探測的有效性,使得火災探測報警與聯動控制有效實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火災識別報警判斷方法,屬于火災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火災探測器報警閾值一般采用固定閾值法和變化速率閾值法,一般感溫探測器多同時采用固定閾值法和變化速率閾值法,即當探測器監測的溫度值達到或超過一個固定的閾值時會發出報警信號,同時,當探測器監測到溫度上升速率達到或超過一個固定的閾值時,也會發出報警信號,而感煙探測器和氣體探測器通常采用固定閾值法。
當含煙霧的環境空氣進入煙霧傳感器的探測腔時,其煙霧濃度達到或超過某個固定的報警閾值時,即判定符合報警條件,而發出報警信號。自然環境中通常存在少量的煙霧粒子,一般對感煙探測器,尤其是靈敏度較低的感煙探測器幾乎沒有影響,但在實際的環境中,經常性存在人為焚燒垃圾、野草、秸稈等行為,因為監測保護區空間與監測保護區外部環境之間存在空氣交換或空氣流動,使監測保護區外部煙霧擴散到監測保護區內,導致監測保護區內的感煙探測器尤其是靈敏度較高的感煙探測器產生誤報,此外工程上也經常存在一個監測保護區內的探測因子擴散到另一個保護區,導致另一個保護區發生火災報警的現象。雖然有些廠家通過采樣分析監測保護區內一段時間的煙霧濃度變化來達到自我學習,自動調整基值或報警閾值的辦法,以減少誤報幾率,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當監測保護區外的環境在偶爾的一段時間內,存在超過報警閾值的真實煙霧擴散到保護區內部時,自我學習功能幾乎還是無法避免誤報。
同樣,在監測保護區內安裝的氣體探測器,本來用于探測監測保護區內泄漏氣體的,也經常因外部環境中相同或相似氣體擴散到保護區內,導致監測保護區內氣體探測器產生“異常”的泄漏報警。
工程上,為了防止因監測保護區域外的探測因子干擾而導致監測保護區內探測器誤報引起消防聯動,通常的做法是在保護區的通風進風口,或在保護區外配置相同探測因子的探測器,當保護區外的探測器報警時,即使保護區內的探測器報警,火災報警聯動系統也不啟動聯動,以防止此類“正常”的誤報產生消防聯動而發生意外損失。但是,如果在外部存在干擾的探測因子,導致外部探測器報警的情況下,保護區確實發生了火災,保護區內部的探測器也發出報警信號,而火災報警聯動系統卻無法產生聯動動作,則將帶來更可怕的災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在監測保護區外部存在探測因子干擾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證受監測的保護區內存在火災時,火災探測器正常發出火災報警信號的方法,而不會因為外部探測因子的干擾導致探測器誤報。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火災識別報警判斷方法,應用于包括設置于監測保護區內的內部傳感器、設置于監測保護區外的外部傳感器和信息處理控制單元的火災探測器,應用于所述監測保護區內部的探測因子經常受到所述監測保護區外部的相同探測因子干擾的場合,所述探測因子是煙霧、可燃氣體、熱氣流、光或聲音;
執行以下步驟:
步驟一:1)確定所述監測保護區內部與外部的換氣次數N,所述換氣次數N是根據國家規范標準或用戶需求確定的實際值;
2)設置信號處理控制單元采集內部和外部傳感器數據的采樣時間間隔T;
3)預設所述監測保護區內部的探測因子報警門限的固定閾值Yf,預設所述監測保護區內部的探測因子上升速率報警門限的差速閾值Ys;
4)預設以所述采樣時間間隔T采樣所述探測因子的所述傳感器的實時數據的加權平均數的個數為n和加權系數為K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宇涵,未經丁宇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200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