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矢量磁體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8744.0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44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梅恩銘;吳巍;梁羽;陳玉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F6/06 | 分類號: | H01F6/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劉美麗 |
| 地址: | 730013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矢量 磁體 結構 | ||
1.一種矢量磁體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磁體結構包括第一線圈、第二線圈和/或第三線圈;
所述第一線圈采用一對極頭沿X軸方向放置的DCT二極線圈,用以產生沿X軸方向分布的Bx矢量磁場;
所述第二線圈采用一對極頭沿Y軸方向放置的DCT二極線圈,用于產生沿Y軸方向分布的By矢量磁場,其中,所述第二線圈設置在所述第一線圈外側,使其空間上呈現所述第二線圈包覆所述第一線圈的結構;
所述第三線圈,用于產生沿Z軸方向分布的Bz矢量磁場;
其中,XYZ為笛卡爾坐標系,Z軸為所述DCT二極線圈的中心軸方向,所述DCT二極線圈極頭方向為Y軸,所述DCT二極線圈極間對稱面上垂直于Z軸的方向為X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磁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線圈放置在所述第二線圈外側組成矢量磁體,空間結構上呈現套于所述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的線圈組合;
或者所述第三線圈與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同骨架,所述第三線圈在軸向加持所述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組成矢量磁體;
或者所述第三線圈內嵌于所述第一線圈內部組成矢量磁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矢量磁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線圈采用螺管型磁體、跑道型磁體或馬鞍型磁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磁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DCT二極線圈包括由兩個單極線圈圍設成的筒式電磁線,所述筒式電磁線固化在骨架上形成筒式磁體結構,所述單極線圈之間串聯連接;其中,每一所述單極線圈包括間隔環繞設置的N匝電磁線圈,其中,N為整數,是設定的單極線圈的總電磁線匝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矢量磁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電磁線的電流密度J在環向分布近似呈cos(θ)的規律分布,即jz=j0 cos(θ),其中,j0為通過電磁線橫截面內的電流密度,jz為環向分布的等效電流密度Z分量,θ指以X軸為起始軸,繞Z軸逆時針旋轉的角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矢量磁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電磁線在環向的位置分布滿足流函數sin(θ)=(i-1/2)/N,其中,i為電磁線序號,為{1,N}之間的任意整數。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矢量磁體結構,其特征在于,電流線角度分布θi=Arcsin((i-1/2)/N)。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矢量磁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電磁線各匝的直邊段坐標為(Rcos(θi),Rsin(θi),z),其中,R為電磁線在極坐標系下分布的半徑,筒式電磁線各匝連續要求的弧段其坐標z滿足流函數:
cos(π·(z-hl)/(2·he))·sin(θ)=(i-1/2)/N,
其中,hl指直邊段長度的一半,he指線圈弧段在z方向的最大長度。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磁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DCT二極線圈可以多層嵌套組合實現功能增強需求,即采用多個同軸不同R的DCT二極線圈組合成具有設定磁場要求的磁體,多層組合DCT二極線圈可采用串聯或并聯連接加電,也可各自獨立加電,其中,R為電磁線在極坐標系下分布的半徑。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矢量磁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線圈、第二線圈和第三線圈均采用超導線纜制作;
或者,所述第一線圈、第二線圈和第三線圈均采用低導電性能的常規線纜制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874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