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污水用自分離式排水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7689.3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13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徐晨旭;徐冠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踏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36/04 | 分類號: | 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師事務所 41129 | 代理人: | 尹周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污水 分離 排水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筑污水用自分離式排水系統,涉及污水處理排放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水槽,水槽的底部包括傾斜的底面一和水平的底面二;底面一的底端與底面二相連接;位于底面一上方的水槽上設置一引流板;位于底面一上方的水槽內等間隙設置有至少兩浮渣分離裝置;位于底面二上設置有排水口,位于排水口下方通過一排水管連接有一水體過濾濾箱。本發明通過水箱內設置浮渣分離裝置、浮渣收集排放裝置、沉渣耙料裝置;以及水箱底部設有排水口和水體過濾濾箱;實現對排污污水進行浮渣、沉渣和水體三者進行自分離排放。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排放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建筑污水用自分離式排水系統。
背景技術
建筑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這些廢水中含有大量如泥沙、石塊等沉渣、以及如木屑等浮渣,如果不將其中的沉渣和浮渣清除則直接排放,不僅會污染環境,而且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不夠經濟環保,因此需要將污水中的沉渣和浮渣分離出來。
現有的污水凈化裝置在對含有大量沉渣和浮渣的污水過濾時,過濾后的沉渣和浮渣會聚集在一起,無法實現對沉渣和浮渣進行分離,也就無法快速的對沉渣和浮渣進行分離并回收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污水用自分離式排水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為一種建筑污水用自分離式排水系統,包括水槽,所述水槽的底部包括傾斜的底面一和水平的底面二;所述底面一的底端與底面二相連接;位于所述底面一上方的水槽上設置一引流板;位于所述底面一上方的水槽內等間隙設置有至少兩浮渣分離裝置;位于所述底面二上設置有排水口,位于所述排水口下方通過一排水管連接有一水體過濾濾箱;
其中,所述浮渣分離裝置包括一中心轉軸;所述中心轉軸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若干支架A和支架B;所述支架A和支架B一一配合;所述中心轉軸的周側設置有若干浮渣分離槽,所述浮渣分離槽的兩端分別與支架A、支架B連接;
其中,所述浮渣分離槽包括位于底部且水平設置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一側設置一弧形板一,所述弧形板一上設置有向弧形板一一側彎折的弧形翻邊一;所述底板的另一側設置一弧形板二,所述弧形板二上連接有弧形板三,所述弧形板三上設置一有弧形板四;所述弧形板二、弧形板三和弧形板四構成一“C”型板;
所述弧形翻邊一和弧形板四之間形成一進料口;所述浮渣分離裝置的一端設置有一浮渣收集排放裝置;所述浮渣收集排放裝置包括浮渣排放管,所述浮渣排放管的一端設置有浮渣收集槽;所述浮渣收集槽包括兩平行設置的扇形側板,兩所述扇形側板之間連接有兩矩形側板;所述扇形側板和矩形側板圍成一“口”字型框體的浮渣收集槽;
位于所述扇形側板兩端的浮渣排放管設置有與浮渣收集槽相連通的浮渣排放口。
進一步地,位于所述引流板下方的內設置靜流組件;所述靜流組件包括安裝支架和安裝在安裝支架上的靜流擋板。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支架為一U型槽體,所述U型槽體的兩內側壁上對稱設置有多組用于安裝靜流擋板的立柱,所述立柱沿其長度方向設置一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底側面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若干矩形插孔;所述靜流擋板為一矩形板體,所述靜流擋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撥水筋條;所述靜流擋板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可沿T型滑槽自由移動的T型滑軌;
所述靜流擋板的上表面兩端分別設置有一T型槽道,所述T型槽道內設置有可沿其自由滑動的T型滑塊,所述T型滑塊的一端設置有一與矩形插孔相配合的定位插板,所述T型滑塊上表面設置有一固定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踏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踏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768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