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林業病蟲害智能識別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17306.2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668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許雪玲;陳偉;方藝輝;陳銘潮;黃以平;張曉萍;趙國帥;陳賢干;萬曉會;方本煜;潘俊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福建省野生動植物與濕地資源監測中心);福州恒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10/143 | 分類號: | G06V10/143;G06V20/10;G06T5/00;G06T7/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京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林業 病蟲害 智能 識別 方法 系統 | ||
1.一種林業病蟲害智能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0、設定一區域尺度范圍,通過林木資源數據庫獲取所述區域尺度范圍內,多時相下林木的基礎信息;
步驟S20、獲取所述區域尺度范圍內,反應林木生理特征的時間連續的衛星遙感數據以及氣象數據,并對獲取的所述衛星遙感數據以及氣象數據進行預處理;
步驟S30、從所述衛星遙感數據獲取反應林木生理特征的第一光譜反射率;從所述氣象數據獲取與衛星遙感數據相同時相下,林木生境條件的氣候數據;將所述第一光譜反射率以及氣候數據存儲至林木資源數據庫;
步驟S40、基于所述氣候數據,獲取當前時相下的所述基礎信息,并基于光譜發射率表對比當前時相下所述基礎信息以及第一光譜反射率,判斷當前時相下,所述區域尺度范圍內的林木的生理特征是否正常,若是,則結束流程;若否,則進入步驟S50;
步驟S50、標識出生理特征不正常的疑似區域,利用無人機獲取所述疑似區域的高分辨率遙感數據,并利用拼圖軟件基于所述高分辨率遙感數據生成林木資源圖像;
步驟S60、從所述林木資源圖像獲取反應林木生理特征的第二光譜反射率;將所述第二光譜反射率存儲至林木資源數據庫;
步驟S70、基于光譜發射率表對比當前時相下的所述基礎信息以及第二光譜反射率,判斷當前時相下,所述疑似區域內的林木的生理特征是否正常,若是,則結束流程;若否,則進入步驟S80;
步驟S80、生成林業病蟲害判定報告,由人工進行最終判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林業病蟲害智能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0中,所述區域尺度范圍為林班、大班或者小班。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林業病蟲害智能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0中,所述基礎信息包括林木生理特征、樹種基礎信息以及樹種分布特征;所述林木生理特征包括樹種、冠幅以及葉色。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林業病蟲害智能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0具體包括:
步驟S21、獲取所述區域尺度范圍內,反應林木生理特征的2個年度內的衛星遙感數據以及24個節氣內的氣象數據;
步驟S22、對獲取的所述衛星遙感數據以及氣象數據進行校正幾何畸變、大氣消光以及輻射量失真的預處理,并利用地形圖和非林業用地在衛星影像上的色調特征建立目視解譯標志,用于輔助人工判定。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林業病蟲害智能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50具體為:
標識出生理特征不正常的疑似區域,提取所述疑似區域內,小班的矢量圖層數據以及坐標位置,利用攜帶紅外光譜掃描儀以及多波段光譜掃描儀的無人機,基于所述矢量圖層數據以及坐標位置獲取疑似區域的高分辨率遙感數據,并利用拼圖軟件基于所述高分辨率遙感數據生成林木資源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福建省野生動植物與濕地資源監測中心);福州恒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福建省野生動植物與濕地資源監測中心);福州恒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730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防水淹排水系統
- 下一篇:一種重載交叉導軌剪式滑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