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PCB板缺陷檢測算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7205.5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99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鄧小穎;朱金榮;李斌;孫燦;夏長權;李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小納熊機器人有限公司;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T7/11;G06T7/155;G06T7/33;G06T5/00;G06T5/30;G06K9/62;G06K9/46;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000 江蘇省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卷積 神經網絡 pcb 缺陷 檢測 算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PCB板缺陷檢測算法,對PCB板圖像依次進行圖像預處理、數據處理、數據擴張、缺陷檢測,圖像預處理和數據處理有效降低噪聲的負面影響;數據擴張旨在增加數據容量,避免模型過擬合;缺陷檢測部分對已有的Inception?ResNet?v2卷積神經模型結構進行改進,所添加的SE模塊能對特征圖權重再次標注,增加有效缺陷特征的權重,降低無用背景權重,顯著提升了模型泛化能力,激活函數由原有的ReLU替換為Leaky ReLU,規避了反向傳播過程中梯度消失的問題,網絡模型的魯棒性增強,檢測精度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深度學習及工業圖像檢測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PCB板缺陷檢測算法。
背景技術
如今電子信息時代發展之快,搭載電路元器件的PCB板布局集成度大大增加,在生產印刷中,時常出現多銅、短路、孔洞、短路等缺陷問題,為此PCB板的缺陷檢測環節必不可少。傳統PCB板缺陷檢測主要采用人工與機器簡單結合的方式,弊端顯現:工人易疲勞、專用檢測設備昂貴、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已達不到現代智能化,高精度,低價格的產業需求。
自2012年以來,深度學習在圖像識別領域革新速度突飛猛進,而經典機器學習算法主要采用提取圖像的紋理、邊緣、梯度方向等相關特征進行圖像分類,準確率和識別種類數量上相形見絀。因此,我們提出一種基于深度學習中卷積神經網絡的PCB板缺陷檢測算法。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傳統檢測方法和經典機器學習算法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PCB板缺陷檢測算法。
技術方案: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PCB板缺陷檢測算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對參考PCB板圖像與待測PCB板圖像采取圖像預處理操作:使用工業相機拍攝所得無缺陷PCB板圖像和包含缺陷的待測PCB板圖像,對兩者分別使用預處理算法,得到處理后的PCB板圖像;
(b)對參考PCB圖像和待測PCB圖像進行數據處理操作:將預處理完成的參考PCB板圖像和待測PCB板圖像進行圖像配準操作,得到圖像配準特征點信息,對配準后PCB板圖像采用圖像差分操作提取出包含缺陷的感興趣區域(ROI),進行形態學處理,將缺陷區域分割出像素大小為64*64的PCB板圖像作為數據集;
(c)數據擴張:對數據集采用圖像擴張操作,貼上對應缺陷種類標簽,將圖像按4:1的比例隨機劃分成訓練集與測試集;
(d)缺陷檢測:對Inception-ResNet-v2卷積神經模型結構進行改進,將擴張后數據集送入卷積神經網絡,在深度學習框架上訓練,根據訓練優化所得網絡模型特征權重信息,對PCB板圖像中缺陷進行分類檢測。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步驟(a)中具體方法為:預處理操作包括圖像增強和圖像降噪,對工業相機拍攝到的三通道PCB板圖像轉換為單通道灰度圖像,使用直方圖均衡化增加圖像對比度,采用均值濾波消除細小缺陷獲得濾波后圖像。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步驟(b)中圖像配準采取的算法為加速魯棒特征(SURF),形態學處理為先腐蝕,后膨脹。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步驟(d)中,Inception-ResNet-v2卷積神經網絡結構主要改進為:將每五個Inception模塊中最后一個Inception模塊與SE(Sequeeze-and-Excitation)模塊相結合;激活函數由原有的ReLU替換為Leaky ReLU。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改進后的Inception-ResNet-v2卷積神經網絡中的特征權重優化方式為: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以Pytorch為深度學習框架,使用隨機梯度下降算法結合動量優化特征值,連續微調修正反向傳播參數得出最優模型權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小納熊機器人有限公司;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小納熊機器人有限公司;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72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控梨葉片異常脫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面料的一浴法短流程染色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