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控梨葉片異常脫落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7147.6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998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鵬;郝紫微;張紹鈴;吳巨友;謝智華;齊開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李曉峰 |
| 地址: | 211225 江蘇省南京市溧***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控梨 葉片 異常 脫落 方法 | ||
1.赤霉素在防控梨葉片異常脫落中的應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對梨樹枝條外源噴施赤霉素溶液。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濃度為0.5~1.0mg/L;優選為1.0mg/L。
4.一種防控梨葉片異常脫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梨樹枝條外源噴施赤霉素溶液。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濃度為0.5~1.0mg/L;優選為1.0mg/L。
6.一種篩選防控梨葉片異常脫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測定梨葉柄離區中的赤霉素含量:取梨葉柄離區,液氮速凍,放置于-80℃超低溫冰箱保存,用于測定葉柄離區中的赤霉素含量;
(2)外源噴施赤霉素與其他植物生長調節劑,觀察赤霉素與其他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梨落葉情況的影響;
(3)外源噴施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測定葉柄離區的生理變化,確定最佳赤霉素處理濃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選防控梨葉片異常脫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測定葉柄離區中的赤霉素含量的過程為:
選材:在采樣地點的正常生長區與早期落葉嚴重區隨機挑選3株果樹,每株果樹選取3支帶有葉片的果枝整枝采下放于采集樣品袋中,為了消除生理影響,選擇生長相似的枝條帶回實驗室進行仔細徹底的清洗;
取樣:使用潔凈的刀片從枝條樣本中手工解剖葉柄離區組織,其中包含離區細胞及鄰近的細胞,置于液氮中,保存于-80℃冰箱;
測定:50mg的葉柄離區樣品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后,同時加入0.5mL體積比為80:20的甲醇/水提取液并在4℃下避光提取12h,10,000g,20min,4℃離心后,收集上清液,將所得到的粗提液經過HiCapt-C18/SAX固相萃取柱串聯的裝置,以除去色素和酯類雜質,HiCapt-C18/SAX串聯的固相萃取小柱需先預處理,清洗與活化;上樣后,取下上端的HiCapt-C18固相萃取柱,采用2mL體積比為80:20的甲醇/水對SAX萃取小柱進行清洗,再用3mL體積比為99:1的乙腈/甲酸對SAX萃取小柱上保留的目標酸性植物激素進行解吸;解吸液在40℃下恒定氮氣流吹干,并用100μL水重新溶解;在所得到的100μL溶液中加入10μL甲酸,使得酸性植物激素呈分子狀態;然后用乙醚進行萃取;將2次萃取的有機相進行合并后在室溫下氮氣吹干,并重新溶解于100μL乙腈中;在所得到的乙腈溶液中加入10μL×20μmol/mL三乙胺和10μL×20μmol/mL 3-溴代丙烯酰基三甲基溴化銨,在室溫下渦旋35min后氮氣吹干,然后用200μL體積比為90:10的水/乙腈重新溶解,以供隨后的UPLC-MS/MS分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控梨早期落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赤霉素與其他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處理濃度為:赤霉素0.5mg/L和1.0mg/L;乙烯利0.04%和0.08%;脫落酸0.3mg/L和1.0mg/L;生長素0.3mg/L和0.6mg/L,以清水為對照。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選防控梨葉片異常脫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處理方法為選取長勢一致、同一品種的梨樹做好標記,噴施時選擇晴天上午,將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葉片正面與反面以及與葉柄連接處噴灑均勻;各濃度的試劑重復三次,每6~8天噴施一次。處理前統計每個枝條的葉片數,以便之后進行葉片保留率的統計,每隔6~8天統計一次葉片數;葉片保留率=目前葉片數/最初葉片總數。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選防控梨葉片異常脫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噴施的赤霉素濃度為0.5mg/L和1.0mg/L,處理方法為選取生長勢一致的健壯枝條,放置于含清水的燒杯中,每4h進行赤霉素處理,噴施清水為對照,共28h;處理完成后采集枝條葉柄離區置于-80℃保存,用于測定葉柄離區的生理變化,包括活性氧相關物質含量及抗氧化酶活的測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農業大學,未經南京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714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