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節(jié)能的高出水標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工藝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416830.8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841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戚偉康;劉麗芳;施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C02F3/34;C02F9/14;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褚慶森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jié)能 出水 標準 污水處理 系統(tǒng) 工藝 | ||
1.一種節(jié)能的高出水標準污水處理系統(tǒng),包括碳源捕捉池(1)、一次沉淀池(2)、厭氧水解池(3)、二次沉淀池(7)、MBR濾池(8)和亞硝氮投加設備(9),碳源捕捉池上設置有待處理污水進入的進水口,碳源捕捉池的出水口與一次沉淀池的進水口相通;二次沉淀池的出水口與MBR濾池的進水口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沉淀池與二次沉淀池之間沿污水流向依次設置有一次厭氧氨氧化池(4)、短程反硝化池(5)和二次厭氧氨氧化池(6),一次沉淀池與一次厭氧氨氧化池、一次厭氧氨氧化池與短程反硝化池、短程反硝化池與二次厭氧氨氧化池、二次厭氧氨氧化池與二次沉淀池均相通;僅碳源捕捉池中設置有曝氣裝置,一次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與厭氧水解池相通,厭氧水解池的污泥出口與碳源捕捉池相通,厭氧水解池的上清液出口與短程反硝化池相通,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與一次厭氧氨氧化池相通;亞硝氮投加設備用于向一次沉淀池的出水中添加亞硝酸鹽;曝氣裝置在碳源捕捉池(1)中進行曝氣,使碳源捕捉池中污泥與進水充分混合,利用碳源捕捉池中的微生物和菌膠團吸附水中有機物質、部分重金屬、含氮物質和含磷物質。
2.一種基于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jié)能的高出水標準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步驟來實現(xiàn):
a).曝氣吸附,待處理的污水首先進入碳源捕捉池,曝氣裝置對進入碳源捕捉池的污水進行曝氣,使池中的污泥與進水充分混合,池中微生物經相互結合形成的菌膠團對水中有機物質、金屬物質、含氮物質和含磷物質進行吸附,處理后的污水流入一次沉淀池;
b).一次污水沉淀,進入一次沉淀池中的污水經自然沉降,使有機物含量極高的污泥與污水分離開,分離后的污水流入一次厭氧氨氧化池,污泥轉入?yún)捬跛獬兀?/p>
c).有機物分解、污泥回流和碳源添加,進入?yún)捬跛獬氐奈勰嘀械拇蠓肿佑袡C物在各種異養(yǎng)菌的作用下,分解為可供其他微生物利用的小分子有機物;處理后的污泥部分回流至碳源捕捉池,上清液作為碳源加入至短程反硝化池中,同時也加入了一定量的銨根離子;剩余的污泥作為碳源回收排出;
d).一次厭氧氨氧化,亞硝氮投加設備向一次沉淀池的出水中加入亞硝酸鹽,與污水一起進入一次厭氧氨氧化池中,池中的厭氧氨氧化菌將投加的亞硝酸鹽與污水中原有的銨根離子共同轉化為氮氣排入空氣,并同時產生一定量的硝酸鹽;
e).反硝化作用,進入短程反硝化池中的污水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利用厭氧水解池排入的上清液中的有機物,將一次厭氧氨氧化池出水中的全部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處理后的污水進入二次厭氧氨氧化池;
f).二次厭氧氨氧化,污水進入二次厭氧氨氧化池后,經厭氧氨氧化菌的厭氧氨氧化作用,將短程反硝化池中生成的亞硝酸鹽與污水及厭氧水解池上清液中的銨離子共同轉化為氮氣去除,出水流入二次沉淀池;
g).二次污水沉淀,在二次沉淀池中,污水經自然沉降作用,將含有厭氧氨氧化菌的污泥與污水分離開,上層污水流入MBR濾池,污泥經污泥泵回流至一次厭氧氨氧化池中,以補充一次厭氧氨氧化池中污泥量;
h).膜過濾,污水經MBR濾池的膜濾,將水中極細小的顆粒與水分離開,此時污水中污染物質濃度已達到排放標準。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節(jié)能的高出水標準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亞硝氮投加設備(9)向污水中投加的亞硝酸鹽物質的量為一次沉淀池出水中銨根離子物質的量0.8~1.05倍,以保證有部分銨根離子剩余。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節(jié)能的高出水標準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厭氧氨氧化池(4)和二次厭氧氨氧化池(6)中培養(yǎng)有厭氧氨氧化菌,一次、二次厭氧氨氧化池中溶解氧的濃度在0.2mg/L以下;一次厭氧氨氧化池和二次厭氧氨氧化池中溫度高于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yè)大學,未經北京工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683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