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態錨桿、邊坡防護系統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6734.3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643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天翔;程強;雷航;鄔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76 | 分類號: | E02D5/76;E02D17/20;A01G9/029;A01C23/02;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呼和浩特市盛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5107 | 代理人: | 劉志剛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態 防護 系統 施工 方法 | ||
1.一種生態錨桿,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管(110),所述套管(110)開設有第一通孔(111)與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一通孔(111)設置在所述套管(110)的頂部側壁;
內桿(120),所述內桿(120)設置在所述套管(110)內部,所述套管(110)的內底部與所述內桿(120)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內桿(120)表面固定連接有引流層(130),所述引流層(130)上設置有第一引流條(131)與第二引流條(132),所述第一引流條(131)射在所述引流層(130)的頂部側壁,所述第一引流條(131)遠離所述引流層(130)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內壁,所述第二引流條(132)遠離所述引流層(130)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二通孔(112)的內壁,所述套管(110)與所述引流層(130)之間形成注漿室(114),所述注漿室(114)底部設置有儲料腔(140),所述引流層(130)底部設置在所述儲料腔(140)內部,所述儲料腔(140)被構造成用于儲存肥料;
管蓋(160),所述管蓋(160)可拆卸安裝于所述套管(110)頂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層(130)設置為棉層,所述第一引流條(131)與所述第二引流條(132)設置為棉條,所述第一引流條(131)、所述第二引流條(132)均與所述引流層(130)為一體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1)設置有四個,四個所述第一通孔(111)在所述套管(110)頂部環形陣列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112)在所述套管(110)上均勻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生態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10)的頂部外壁設置有外螺紋部(113),所述管蓋(160)螺紋安裝于所述外螺紋部(113),所述管蓋(160)的底部設置有限位環(150),所述限位環(150)螺紋安裝于所述外螺紋部(113)。
6.一種及邊坡防護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權利要求5所述的生態錨桿,以及
防護板(200),所述防護板(200)的中部設置有第一種植孔(211),所述防護板(200)的四角處開始有第二種植孔(212),所述防護板(200)的四角上均設置有卡槽(213)與限位槽(214),所述第一種植孔(211)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引流條(131)接觸設置,所述套管(110)設置在所述卡槽(213)內,所述限位環(150)設置在所述限位槽(214)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邊坡防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種植孔(211)在所述防護板(200)均勻分布,所述第二種植孔(212)在所述防護板(200)四角設置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第二種植孔(212)在所述防護板(200)的拐角上呈扇形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邊坡防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13)與所述限位槽(214)均設置為四分之一圓弧,所述卡槽(213)與所述套管(110)間隙配合,所述限位槽(214)與所述限位環(150)間隙配合。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邊坡防護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件(300),所述固定件(300)包括限位板(310)、連接桿(320)與固定帽(330),所述限位板(310)與所述連接桿(320)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320)設置在所述卡槽(213)內,所述固定帽(330)螺紋安裝于所述連接桿(320)遠離所述固定帽(330)的一端。
10.一種邊坡防護系統施工方法,其利用權利要求6-9所述的邊坡防護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對需要防護的邊坡進行鉆孔,鉆孔角度垂直于邊坡,鉆孔內徑小于套管(110)內徑0.5-1㎝;
S2:將生態錨桿插入鉆孔內,并將第一引流條(131)拉出,使第一引流條(131)處于邊坡表面;
S3:對生態錨桿進行注漿,注漿液采用生態混凝土,注漿液注入注漿室(114);
S4:安裝防護板(200),將防護板(200)設置在邊坡表面,相鄰防護板(200)的卡槽(213)與限位槽(214)組成圓形槽,通過限位環(150)與套管(110)的配合將防護板(200)固定在邊坡表面;
S5:向第一種植孔(211)與第二種植孔(212)內播種植被種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673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地蒽酚治療銀屑病的新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高產羊肚菌的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