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蟲情監測預警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5783.5 | 申請日: | 2020-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16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葉云;姜晟;曾偉樂;譚智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海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N7/18;A01M1/04;G08B21/18;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劉自麗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蟲情 監測 預警系統 | ||
本發明涉及蟲情監測領域,公開了一種自動蟲情監測預警系統,包括PLC、攝像頭、殺蟲燈、繼電器、蟲體處理執行機構、傳感器、供電模塊、服務器、無線通訊模塊和遠程移動終端,PLC分別與攝像頭、殺蟲燈、傳感器和供電模塊連接,PLC通過繼電器與蟲體處理執行機構連接,PLC通過網絡與服務器連接,服務器通過無線通訊模塊與遠程移動終端連接;供電模塊包括電壓輸入端、第一電阻、第一電容、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第三二極管、第一三極管和第一MOS管,電壓輸入端的一端分別與第一電阻的一端和第三二極管的陽極連接。本發明電路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低、方便維護、電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較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蟲情監測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蟲情監測預警系統。
背景技術
自動蟲情監測系統是推出的新一代害蟲自動測報系統,本自動蟲情監測系統主要利用現代光、電、數控技術、無線傳輸技術、戶聯網技術、構建出一套害蟲生態監測及預警系統。該系統集害蟲誘捕和拍照、環境信息采集、數據傳輸、數據分析于一體,實現了害蟲的誘集、分類統計、實時報傳、遠程檢測、蟲害預警和防治指導的自動化、智能化。具有性能穩定、操作簡便、設置靈活等特點,廣泛應用于:農業、林業、牧業、蔬菜、煙草、茶葉、藥材、園林、果園、城鎮綠化、檢疫等領域。圖1為傳統自動蟲情監測系統的供電部分的電路原理圖,從圖1中可以看出,傳統自動蟲情監測系統的供電部分使用的元器件較多,電路結構復雜,硬件成本較高,不方便維護。另外,由于傳統自動蟲情監測系統的供電部分缺少相應的電路保護功能,例如:缺少限流保護功能,造成電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電路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低、方便維護、電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較高的自動蟲情監測預警系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自動蟲情監測預警系統,包括PLC、攝像頭、殺蟲燈、繼電器、蟲體處理執行機構、傳感器、供電模塊、服務器、無線通訊模塊和遠程移動終端,所述PLC分別與所述攝像頭、殺蟲燈、傳感器和供電模塊連接,所述PLC通過所述繼電器與所述蟲體處理執行機構連接,所述PLC通過網絡與所述服務器連接,所述服務器通過所述無線通訊模塊與所述遠程移動終端連接;
所述供電模塊包括電壓輸入端、第一電阻、第一電容、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第三二極管、第一三極管和第一MOS管,所述電壓輸入端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阻的一端和第三二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容的一端、第一二極管的陽極和第二二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極連接,所述第三二極管的陰極分別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和第一MOS管的柵極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電壓輸入端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和第一MOS管的源極連接。
在本發明所述的自動蟲情監測預警系統中,所述第三二極管的型號為S-183T。
在本發明所述的自動蟲情監測預警系統中,所述供電模塊還包括第二電阻,所述第二電阻的一端與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極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
在本發明所述的自動蟲情監測預警系統中,所述第二電阻的阻值為26kΩ。
在本發明所述的自動蟲情監測預警系統中,所述第一MOS管為N溝道MOS管。
在本發明所述的自動蟲情監測預警系統中,所述第一三極管為NPN型三極管。
在本發明所述的自動蟲情監測預警系統中,所述無線通訊模塊為5G通訊模塊、4G通訊模塊、藍牙模塊、WiFi模塊、GSM模塊、CDMA模塊、CDMA2000模塊、WCDMA模塊、TD-SCDMA模塊、Zigbee模塊和LoRa模塊中任意一種或任意幾種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海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海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578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視頻處理方法及裝置、系統、存儲介質和電子設備
- 下一篇:農場管理系統





